明知不敵美國,為何日本仍要襲擊珍珠港?——好書推介﹕《日本1941》

今天要介紹的書是《日本1941》,作者堀田江理透過審視日本政府在突襲珍珠港事件前八個月的決策細節,剖析日本是如何一步步走向自毀之路。

分析珍珠港事件如何發生有其重要性,除了這場戰役改變了戰事的範圍,把歐洲的衝突擴闊至美洲、亞洲及大洋洲,成為真正意義上的世界大戰以外,這事件亦使美國有理由(或藉口)拋棄原有的孤立政策並積極介入戰事,從而逆轉了同盟國的劣勢,可謂直接改變了世界格局的走向。然而更為重要的是,這場戰役所給予我們的啟示——一個失去有效決策機制的軍事強國,將會帶來毀滅性的後果。

日本突襲珍珠港固然是出於戰略考慮。日本因入侵中國耗費了大量人力及資源,加上美國的經濟制裁及石油禁運政策,使本已嚴峻的經濟雪上加霜,因此希望透過突襲清除美國在太平洋的勢力,從而奪取東南亞地區的油田及橡膠等天然資源。

今天的我們當然可以事後孔明批評襲擊珍珠港是日本自取滅亡,因為從結果來看,此戰並未為日本達到原有的目標,反而招惹了美國這難纏的對手。事實上,當時的日本領導層並不是大家想像般愚笨無知,他們也很清楚與美國開戰的後果。開戰前,日本軍方的研究小組曾經就與美國開戰進行作戰模擬,結論是日本必敗無疑,即使初期可以尚佔上風,但只要進入僵持戰,日本的資源必然會用盡並陷入劣勢。當東條英機在1941年就任日本首相時,他給自己的任務便是盡力恢復與美國的外交關係。既然日本明知與美國開戰是敗多勝少,亦希望盡力透過外交途徑解決美國的紛爭,那麼到底是甚麼因素引領著日本走上這條自毀的道路?

從堀田江理在書中的分析,可大致分為以下數個主要原因。由大環境說起,日本自日俄戰爭後民族主義情緒高漲,加上西方國家對亞洲人移民及置業等不友善政策,使日本處於自大與自卑之間,民間亦逐漸容不下反戰的聲音,認為只有與西方一戰才能贏得尊重。在這氛圍下,一些較溫和或反對戰爭的人士遭到暗殺,使決策者難免擔心如果不奉行強軍政策,自己將有可能成為下一個受害者,結果上層的決策方向便受到下層好戰的指揮官所帶動。然而比起西方國家的歧視政策,日本當局積極鼓吹及煽動民族優越性無疑是促成這局面更為重要的因素,因此某程度上這正是日本政府作繭自縛的後果。

再者,西方國家的羞辱絕不應成為日本魯莽開戰的因素。甲午戰爭後,日本在西方國家脅逼上須交還遼東半島予清政府,也沒有因此惱羞成怒而向西方宣戰,反而能夠繼續隱忍發展實力,因此更為重要是去思考到底有甚麼原因導致日本政府不能再如以往般作出理性的決策。

日本當局決策層的個人性格是其中一個原因。東條英機上一任的首相近衛文麿左右逢迎,不願承擔責任的特徵,使日本政府始終徘徊於與美國重建關係與積極備戰之間,即一方面派使要求與美國會談,但另一方面又派軍佔領越南南部及向東南亞地區增兵,威脅美國在該地區的利益。如此自相矛盾,搖擺不定政策根本難以彰顯與美國合作的誠意,從而使日本錯失於早期便與美國修復關係的機會。

其次,近衛文麿內閣外相松岡洋右個性自大,錯判形勢,以為只有挑釁美國才可贏得其尊重,亦低估了英美對日本加入軸心國的憎恨及反感,令日本在與美國交手的開端便陷入困境。東條英機對天皇的盲目忠誠以及自身的固執態度,亦是使早前在御前會議所定下積極備戰政策難以更改的重要因素,結果造成根本沒有太多與美國斡旋的空間,更遑論達成合作的機會。

制度上的缺陷亦是驅使日本走向自毀的重要推手。由於入侵中國,日本在1937年11月設立政府與軍方共同參加的聯席會議制度,但這六人的會議有四人是從屬於軍方,使軍方佔有主導位置,結果使這原意為協調各方的會議逐漸演變為作戰部署的會議。

另外,日本海陸兩軍互不統屬而又互相競爭關係亦使日本無法走上和平道路。當時美國堅持雙方高層會面的前提是日本須要承諾從中國撤軍。陸軍認為這舉動必然會招到日本民眾的羞辱,因此希望由負責與美國作戰的海軍先行表示反對與美國開戰,從而使陸軍有下台階來宣布撤軍計劃。然而海軍卻以撤軍之事是陸軍執行為由拒絕協助承擔部分責任,並且基於備戰可為海軍帶來更多預算的考慮堅持原定的作戰計劃。然而從堀田江理的分析,除了個別人士,當時日本政府內閣普遍都認識到與美國開戰是不智的行動,但問題在於沒有任何一個人有勇氣站出來承認與美國實力上的差距,即使有人提出質疑,亦會被認為是怯懦的表現,因此在大和民族的「自信」下,日本最後決定與美國一戰。

日本發動戰爭所帶來的苦難是顯而易見,除了大家都知道廣島及長崎遭受原子彈的摧毀外,日本國內幾乎每一座城市都遭到毀滅,倖存的孩子為了躲避襲擊,須要離開父母並被疏散到鄉村生活,疾病、飢餓、炸彈成為這一代人的共同回憶。

從日本的例子可看到,即使領導層知道政策會招來可怕的後果,但崩壞的決策機制不但未能阻止災難的發生,反而逐步引領整個日本走向懸崖,結果便是少部分人的決定影響了整個國家民族的命運。

日本在十九世紀因明治維新成功變革社會,並在甲午戰爭及日俄戰爭中取得勝利,成功晉身亞洲第一強國,但同時勝利衝昏了日本頭腦,使其驕傲自滿,認為可重復上述兩戰擊敗美國,結果遭到毀滅性的打擊。因此明治維新雖然帶給日本強大,卻同時為日本鋪下自毀的道路。然而戰敗後的日本並沒有因此墮入萬劫不復的境地,反而因地緣政治關係而有美國扶持經濟發展,成功再次躋身世界經濟強國,某程度上可說是因禍得福。

放在今天來看,只要領導層的決策機制出現缺陷,某些國家現時即使經濟強大,或許並不一定是好事。相對而言,某些地區雖然正在蒙受苦難,但亦不是沒有翻身機會,因為時勢改變的速度及幅度之大,往往超乎我們意料之內。

上一篇文章

致人類的一份時代禮物:C AllStar概念大碟《人類世》

下一篇文章

【立場大搜捕】加國外長:關注加籍何韻詩、駐港領事隨時協助 美國國務卿:新聞工作非煽動叛亂,釋放被拘留人士 外交部駐港公署:干預抹黑註定失敗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