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建築保育】台北監獄宿舍活化成景點 榕錦時光生活園區展文創軟實力

港府文化體育及旅遊局「文化藝術盛事基金」撥款 780 萬元公帑升起的巨型紅心藝術裝置 Chubby Heart ,是否值得,屬見人見智。說到文創產業,豈不提台灣。台灣的歷史建築保育成績有目共睹,如原為舊煙廠的「松山文創園區」、曾存放砂糖的倉庫改建成高雄「駁二藝術特區」,將褪色的產業遺留下的資產,轉化成一份在地文創觀光軟實力,何需煙花特別多。除工業用途的舊廠房之外,原址是監獄旁的監獄官員宿舍(日治刑務所官舍),年前復修成觀光景點「榕錦時光生活園區」,其蘊藏的歷史意義,更具份量。

位於台北市金華街的榕錦時光生活園區,附近是港人常到的永康街、師大及中正紀念堂。時光倒流至 1904 年,於日治時代建成的「臺北刑務所」,是當時全台規模最大的現代化監獄,周邊便是刑務所官員宿舍。此監獄曾關押抗日人士及台灣白色恐怖時期的政治受害者,是台灣獄政歷史及人物事件的重要場所。 1970 年代後經過遷拆,僅留下南北側圍牆遺址及部分木造宿舍。 1998 年台北市文化局將北面金山南路電信局邊牆「臺北監獄圍牆遺蹟」指定為市定古蹟。 2013 年民間團體發起「臺北刑務所群落文化資產護育聯盟」,爭取把南面的監獄圍牆及 20 多棟日式官舍、浴場也列作歷史建築,同時將範圍內的榕樹、芒果、香椿、樟樹等數十棵老樹受保護。至 2021 年透過「老房子文化運動」,進行整體場地歷史建築再生設計及工程,老屋賦予新生命,活化成榕錦時光生活園區。

園區現時的日式木造宿舍群煥然一新,沿著高牆遺址走,復古和式庭院處處打卡位,週末還設市集;而房子大多由餐廳、咖啡店、文創店進駐,附設有歷史展覽廳,介紹建築物及昔日鄰近之「華光社區」的歷史;華光社區的居民曾因為都市更新計劃,在 2010 年舉行過「守護家園,就地安置」遊行活動,要求停止迫遷。這麼遠又那麼近的場景。

歲月流轉,高牆沒有倒下,昔日重門深鎖的監獄成了平民百姓遊樂的悠閒空間。香港人在假期來台到此一遊,不妨仰望高牆,會看見牆頭長著一束一束小花,在陽光下自由綻放、搖曳。

上一篇文章

【經典重現】七十年代港產四格漫畫  牛仔與契爺重出江湖

下一篇文章

【再見了!各位】鳥山明急性硬膜下血腫過世.著作陪伴眾港人成長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