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庫變大型屋苑.美孚新邨的歷史

美孚新邨第一期建於 1968 年,最後一期(第八期)於1978年落成,是香港史上首個私人大型屋苑。整個屋苑每個區域歸為一期,總共有 8 期、 99 幢大廈。雖有 45 至 55 年樓齡,但仍是全港樓宇座數最多的住宅屋苑,單位可供近 7 萬人居住。

美孚前身是美國美孚石油公司的油庫,六十年代因房屋需求殷切而將油庫遷移至青衣牙鷹州。當時香港的私人樓宇多為單幢式物業,故石油公司決定在原址興建香港首個的私人屋苑,亦是當時世界上最大型私人樓宇項目。以「城中城」的概念打造有商場、公園等配套設施齊備的社區,故當時美孚新邨內有美孚廣場、荔灣道街市、影都戲院等配套。

「美孚八景」亦成屋邨景觀設計之一,每期平台上各有一景。例如第一期「美新園」、二期「豐年台」,三期「九如台」、四期「飛馬廣場」、五期「寶鼎台」、六期「雅翠園」、七期「萬事達廣場」、八期「八德園」,合稱 「美孚八景」。

另外,由於各期平台相通、首個設置中央石油氣系統等設計,建於七、八十年代的太古城及黃埔花園亦曾以美孚新邨為設計藍圖,亦是目前香港屋苑指標的代表。

美孚新邨常被影視界作為拍攝場所,從中暗喻當時住户的身分地位。例如港產片《桃姐》,劉德華、葉德嫻飾演大家庭少爺與馬姐;《男人四十》張學友飾演中學中文老師等,都象徵當時住户的身分背景多為有學識、有穩定收入。

昔日的荔灣泳棚、荔園位於美孚新邨附近,前者現址已填海改建荔枝角公園;後者因土地發展而結業。原本臨海的美孚新邨已不見海景,只得縱橫交錯的公路包圍,但亦建立美孚四通八達、交通樞紐的重要地位。

上一篇文章

東江水協議歷史來源.港曾有獨立供水系統

下一篇文章

教聯會籲教師以區選投票為榜樣.海外團體推新教案抗衡單一選舉教育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