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年聖誕】香港 1941 年黑色聖誕.從本土詩歌〈哀香島〉認識歷史

1941 年的聖誕節對香港來說,不僅是普通的節日,更是一個深刻的歷史轉折點。在這一天,香港正式淪陷於日本軍隊之手,結束了長達十七天的抵抗。這一事件不僅標誌著香港從英國的殖民地轉變為日本的佔領地,也是整個亞洲及太平洋戰區戰爭格局的一個重要節點。香港的淪陷對當地人民生活造成了巨大的影響,同時也是香港歷史上一個重要且痛苦的記憶。這段黑暗時期的歷史,我們除了可以在口述歷史與檔案史料當中找到,也可以在當時的詩歌創作窺見這段歷史的另一面貌。

黃尊生( 1894 – 1990 )早年於香港皇仁書院畢業,他撰寫的〈哀香島〉一詩描述了 1941 年的聖誕節下香港的悲慘景象和民眾的哀傷。詩歌作為一種藝術形式,能夠將個人的感受和經歷與更廣闊的社會背景緊密結合,從而為我們提供了一種獨特的視角來感受歷史。

在這樣的歷史背景下,黃尊生的〈哀香島〉(節錄)詩中這樣寫道:

淺灣赤柱空浴血,大事去矣人云亡。

是年一九四十一,是時臘月廿五日。

可憐聖誕不聞鐘,但見全城皆墨絰。

百萬生靈付火煎,如湯如沸似沉淵。

不知多少成新鬼,得賦生還感二天。

聽說明春有典儀,百年開港壽期頤。

庸知幾日遲南極,赤柱山頭已易旗。

這些詩句描述了戰爭中淺水灣和赤柱區域的血腥景象,暗示著那些地方的慘烈戰鬥和無辜居民的傷亡。其後,明確指出了香港淪陷的時間,即 1941 年 12 月 25 日,聖誕節原本應該是喜慶和平的時刻,卻因戰爭而變成了哀傷和悼念的日子。許多人在戰爭中喪生,而生還者則覺得幸運卻同時心有餘悸。最後指出香港在戰爭前的計劃的百年慶典,而最終卻因戰爭而被迫改變,象徵著香港從英國殖民地變為日本佔領地的政治變遷。

通過詩歌了解香港歷史,尤其是在特殊日子如聖誕節這樣的時刻,不僅能夠讓我們更深刻地理解過去的事件,也能夠讓我們從更豐富的角度感受歷史,並從中獲得對當前社會和未來發展的洞見。黃尊生的〈哀香島〉就能展現了詩歌在記錄和反思歷史方面的獨特價值。

黃尊生透過他的詩歌,為我們提供了一種特殊的視角來回顧香港的歷史。這種從詩歌角度出發的歷史觀察,使我們能夠更加全面和深刻地理解香港人在那段時期的心聲和情感,以及這段歷史對香港社會的長遠影響。〈哀香島〉不僅是對過去的記錄,更是對未來的省思,提醒我們永遠不要忘記歷史,並從中吸取教訓。

上一篇文章

拆卸與重建.彩虹邨未知的重建藍圖

下一篇文章

【國家任務】浸大與中資合作辦中醫藥中心.校長:推動香港融入國家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