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安全】媒體辦網絡安全講座.培養學生網絡操守.辨別資訊真偽

資訊科技發展早已超乎人類想像,尤其在 AI 橫行的世界下。「有圖」已不一定有「真相」,「有片」都不一定眼見就能為真。有心人士常利用網絡世界的便利,與以假亂真的科技,向大眾傳播失實資訊。有媒體舉辦線上教育講座,分別邀請學者、督察、編輯等各界人士分享心得。為校長、教師及家長分享如何教學生分辨資訊真偽,避免墮入網絡陷阱,培養學生網絡操守。

星島新聞集團日前舉辦一個名為「媒體和資訊素養線上教育講座」的活動,分別邀請不同人士與參加者分享。當中包括該集團旗下的《星島日報》及《英文虎報》總編輯湯錦標、警務處網絡安全及科技罪案調查科總督察葉卓譽等。

督察葉卓譽就以「如何辨識網絡詐騙資訊」為題,講解 AI 衍生的危險與機遇,他向參加者示範騙徒如何利用深偽技術( Deep fake )「改頭換臉」去行騙,並解釋人工智能的人體圖像合成技術操作簡單,只需在相關網站上載一張圖片,就能夠為影像中人「換臉」,提醒家長與學生要留心。 

總編輯湯錦標就以「辨別新聞資訊真?」為題,為大家講解現今社會,媒體如何利用假新聞去欺騙讀者。另外,又希望家長能把「看新聞」成為親子活動。與小朋友一同研究新聞的真實性,增進兩代之間溝通之餘,亦能,培養子女的批判思考能力。

湯錦標又提到,假新聞有兩種,一種是「事實性錯誤」,另一種是「具欺騙成分的新聞」。他認為家長應多花時間與子女閱讀及分析報道,以辯別資訊真偽。他以自己為例,表示自己會與 15 歲的女兒觀看以巴衝突相關報道後,「會問報道其實是否在撐以色列,所以青少年能辨別個別媒體背後帶有哪種政治或宗教立場是重要的技能。」所以,他希望參加者能夠「尋找幾個版本的報道作比較,然後問自己為甚麼這些媒體會有不同寫作角度。」增加批判思考的能力。

上一篇文章

【大灣區共融】議員要求教育局認可中國教師資歷.殺校潮下港教師離職率或更高

下一篇文章

台灣新課綱減文言文篇章,引發「中國認同」之爭|睇新聞學英文|台灣總統選舉|身分認同|DSE 指定閱讀篇章|同文|主持:馮敬恩|(應為區桂芝老師,敬希垂注)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