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四散】香港社會政治人才逐漸流失  「轉場」於西方各國「遍地開花」

張逸峰 — 曾於大學研究香港社會政治發展,並任教香港的中學通識教育科十多年,現時於英國居住

香港各行各業人才逐漸流失已經是眾所周知的事情。近年的永久離港潮令不少香港的中產專業人士離開香港並前往西方主要國家,包括英國、加拿大、澳洲、美國等,繼續發展其事業,為這些國家的人才庫加添更多色彩。不少於過往在香港推動社會政治運動的人才,也從香港走到去西方各國,當然以人數眾多的英國為主。失去了一群為社會持續發展作出貢獻的中產人士及推動社會政治運動的人才,對香港未來的全球競爭力勢必大打折扣。

嚮往民主自由選舉一直是不少香港中產專業人士的一大特色。既然今時今日「美麗新香港」的各級選舉均被「完善」了,欠缺昔日的民主成份,「轉場」去西方國家例如英國繼續參與亦是十分正常的事。由香港前往英國居住的人,大部份都持有英國公民護照或英國國民海外護照,為真正的英國國民,故此在英國居住了半年或以上就可以在英國國會、各地方市長、以及地方議會選舉中投票,除了有一人一票真普選的投票權之外,亦有貨真價實的「國民提名權」。居住滿一年或以上,更可以參選地方議會選舉,成為候選人,有機會晉身議會,為廣大市民服務。今年英國春季 5 月 2 日有地方選舉,秋季更有國會選舉,而春季的地方選舉已有不少來自香港的人才參選,並且第一次有香港中西區前區議員在英國本地地方議會選舉報捷。香港忽略及不再培養的人才,為西方社會所吸納,未來對誰更有所裨益,實在顯然易見。

昔日英屬香港於八十年代開始推行的代議政制民主,包括區議會、市政局及區域市政局、立法局等選舉,其實和英國的政治架構亦有不少類似之處。雖則當時未能做到全面普選,但其參選、被選的門檻不高,實在能夠廣納香港各界的人才參與。最初香港的各級選舉,亦跟隨宗主國——英國一樣,把星期四定為投票日,而同樣亦是跟英國一樣於心儀候選人旁邊的空格劃上「X」號以表示對候選人之肯定、信任。當然後來因應香港的實際情況和文化,選舉日改至星期日舉行,並改用「✓」號表達。

以前香港各政黨及政治組織發展亦越來越成熟,和英國一樣,選舉前候選人及助選團去各家各戶進行「洗樓拉票」工作,情況和英國的選舉十分類近。香港的選舉更曾引入不少台灣和美國等地才有的元素,包括選前造勢大會、擺街站宣傳等,令選舉氣氛比英國更為熱烈。可惜的是,如今香港的以上一切已頓成泡影,真正的民主自由選舉消失了,各方的人才亦相繼離開了遍土地。

筆者相信,隨著年月的過去,大批香港的人才將會在各大西方國家「遍地開花」。有一些英國地方議會議員為香港人當然是不足為奇,甚至是部份城市的市長、國會議員以至政府部長、首相,未來也可能有機會見到香港人的面孔。至於在加拿大、澳洲、美國等地,則隨著不少香港人正式成為當地公民之後,亦會在地區議會、州議會以至國會等看見越來越多香港人的足跡。登上國際舞台,成為世界公民,就是不少香港人於未來的真正故事。

上一篇文章

【創作空間】 中文文學創作獎復辦 再添國安限制扼殺寫作自由

下一篇文章

【大學擴建】中大港大申 8 億擴建校園 中大:有頂尖教授因實驗室空間不足拒絕入職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