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術一周】聽聽各人的聲音  從展覽發掘不一樣的香港故事

每年五月,香港都會舉辦「法國五月」,邀請法國藝術家來港展演,進行文化交流。不過,除了大型展覽外,城中其實亦有不少值得一看的本地展覽,可以帶領讀者由另一個角度去認識香港以及背後的歷史。

從照片尋找香港記憶

(圖片來源:網上圖片)

資深攝影記者馮漢柱在1800日前,每天拍攝一張照片,並以後製手繪方式標記下當天日期,除了記錄城市的變化,亦引發觀者思考回憶的意義。馮漢柱在訪問中表示,希望透過加上日期的方式去「喚起同樣生活在這片土地、曾置身同一空間的人的記憶,令人回憶起過去某年某日在做些甚麼,引發衝擊與共鳴」,從中找回生活與身份。

《馮馮過日子 1800 日的影像記憶》展覽詳情

地點:數碼打印工作室 artellex(荔枝角長順街 1 – 3 號新昌工業大廈 2 樓 204A 室)

日期:即日起至 5 月 26 日(需預約、逢星期一休息)

時間:12:00 – 19:00

由樹木看香港的演變

(圖片來源:Instagram@lamkinchoi)

林建才為香港插畫家,創作媒介包括版畫及繪本,以往作品有《渡輪小星的秘密之旅》、《移民去哪裡》、《電車小叮在哪裡》等等。

是次作品《小高的遊樂場》的靈感來自一次行山的經驗,書中以樹作為切入點,去說香港的故事。有一次,林建才與友人沿著登山䌫車路上山,途中朋友告訴他,香港的樹大多都是「種」出來的。之後他發現香港最早的行道樹在 1890 年代種植,已有 134 歲,而山頂纜車(小高)亦有 136 年歷史。所以,他想寫一個關於樹和小高的故事。

「聽上去,樹和小高在一百多年前幾乎是同步到達的,他們相互結伴,一同見證了這座小島翻天覆地的變化。」

《小高的遊樂場》展覽詳情

地點:據點。句點(九龍石硤尾白田街30號 賽馬會創意藝術中心 L3-06D)

日期:即日起至 6 月 7 日(5 月 25 日休息)

開放時間:14:00 – 20:00

廢置小學校舍化身攝影文化空間

(圖片來源:Instagram@koonmanspace)

由貫文學校舊校舍改造而成的「貫文空間」,經過數年的翻新後在5月9日正式開幕。空間由香港攝影文化協會營運、香港國際攝影節策劃,位於荃灣川龍村。開幕展覽展示黃淑琪及柏齊兩位藝術家的駐村成果,二人均在 2021 年受到香港國際攝影節邀請,在龍村駐村兩年並進行田野考察,作品分別為《石頭與凝視》及《影像發聲:川龍村民二三事》。

《石頭與凝視》為黃淑琪個展,以村民的舊照以及訪問的談話內容作為創作的材料,以轉化、放大聚焦、重新繪畫的方式去重塑故事,探討舊時代中的女性在川龍的角色與經歷。再加上藝術家在不同地方的器物,連結起過去與現在。

《影像發聲:川龍村民二三事》由黃淑琪及柏齊共同創作,用影像去訴說三位川龍村民:翟曼菁、陳偉昌和曾劍文先生的故事,同時讓觀眾更了解川龍的歷史及村民的故事。

「貫文空間」展覽詳情

地點:香港荃灣川龍村 338 荃錦公路

日期:即日起至 8 月 4 日

開放時間:

星期四 (只限預約)

星期五至日11:00 – 18:00

上一篇文章

【黑客猖獗】香港兆基創意書院伺服器遭黑客入侵 8TB 資料被鎖 

下一篇文章

【國際制裁】香港監察促英政府制裁六香港官員 特區政府:嗤之以鼻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