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考慮掛靴為踢港隊繼續拼 港隊生涯首主場戰「震懾人心」 梁冠聰:望踢亞洲盃圓夢前有更多比賽準備

睽違三十四個月,香港足球代表隊終於再在一萬二千多名香港球迷見證下迎戰對手。這場主場的等待間,香港足球、香港隊甚至香港人都歷盡花鳥風月、喜淚悲歡、人番新離,這邊廂香港人共同走過動盪,捱過疫情,到嘗盡分離,那邊廂香港隊亦面對人員更迭,停賽停操,到無止境的隔離和作客遠洋。但當身邊荒誕沒法望透時,香港足球以一場又一場樸實而自我的拼勁,一次又一次地將歷史改寫,為我們帶來了多少冀盼。

雖然結果不盡人意,只能和緬甸互交白卷一場,未能為入場球迷帶來高潮一刻,但對港足代表隊成員梁冠聰而言,那晚場上的九十分鐘經歷無價。由賽前開始就從未停下的「We Are Hong Kong」吶喊,「係香港好少出現嘅情景」,人稱「大佬」的梁冠聰以「震懾人心」形容步入球場的瞬間,「見到外國幾萬球迷嗌球員名都會『毛管戙』,嗰晚就係呢個感覺」。

「大佬」的梁冠聰以「震攝人心」形容步入球場的瞬間,「見到外國幾萬球迷嗌球員名都會『毛管戙』,嗰晚就係呢個感覺」。 (圖:香港足總)

區區一萬二千多的入場數字放在國外或者毫不起眼,現實是一萬二千已足夠旺角大球場豎起兩面「紅旗」,況且對上一次有五位數字球迷的香港主場賽事,已經是對陣「世盃份子」的伊朗(又,翻查紀錄,一四年主場對阿根廷雖然有美斯,入場人數亦僅過兩萬),今場對緬甸即有如此亮麗數字,「再三證明足球凝聚力之大」。

由年中入選港隊披甲寫下歷史,再於球會續為港爭光,期間又赴東亞盃挑戰日韓硬拚中國,四個月十五程航班的「飛人生活」,梁冠聰今年稱得上累積飛行里數最多的香港球員,經歷過印度「搵命搏」,日本韓國享受比賽,烏玆別克開眼界,漫長的作客之旅後始終感覺在家千日好,「無嘢好得過喺主場球迷面前。」

「出去作客啲招待,人哋都當你唔係一回事。」梁冠聰認為作客雖然「so call無壓力」,因為能避免表現不佳能有空間避免球迷的直接批評,但壓力和批評本來就是作為職業球員的日常,而當晚的打氣聲不斷,鼓勵聲不絕所營造的「主場威力」,縱使連番攻門未獲正果有顯不足,「由以往萬人齊屌到齊聲鼓勵,已經係正面嘅訊息」,賽後球迷更留待歡送球員,在過這些晚的「大佬」,形容那些晚是「屬於全港球迷帶來嘅一個美好回憶」。

賽後球迷更留待歡送球員,在過這些晚的「大佬」,形容那些晚是「屬於全港球迷帶來嘅一個美好回憶」。(圖:香港足總)

「球員最想見到嘅,都係每場咁多球迷嚟支持姐,但你無得逼啲人入場嘛。」梁冠聰指當晚望向觀眾席,樂見有更多新球迷加入外,感受更大是渡過幾多波折幾番轉折,仍有一班狂熱球迷一再留守,不離不棄,令「大佬」久違地再感到對職業足球員的一份尊重。他直言疫情期間,作為一名職業足球員「覺得好無地自容」,「聯賽停擺被取消,甚至搵地方練波都會被趕走,打份工姐,點解都要咁呢?」

「諗番轉頭如果唔係港隊都未必會繼續」,指觀乎近年香港足球圈的氣候和環境,而自己又相對幸運地有其他工作上的際遇,即使正值後防球員的黃金年齡,「大佬」亦曾考慮過就此高掛球靴,「但香港隊仲係會燃起梁冠聰個顆心,想去繼續拼,因為好想在港隊爭到一個位,同細佬(梁諾恆)一齊踢亞洲盃,咁就完夢架啦。」

「香港隊不嬲對於我嚟講真係一切,真係everything,代表到係最光榮嘅事,無嘢能夠媲美」。有留意香港足球的球迷或多或少會知道,梁冠聰過去一直不是香港隊代表的常客,首次入選是他形容「仲好𡃁」的一四年,但最後階段未被換入,錯過和美斯同場外亦和首次為港披甲擦身而過。這一過後,首次落場已經要回朔到兩年後的麥伯倫年代,但亦僅僅兩場作客,直到安達臣執掌港足帥位,梁冠聰的名字才開始頻繁地出現大軍名單上。

「香港隊仲係會燃起梁冠聰個顆心,想去繼續拼,因為好想在港隊爭到一個位,同細佬(梁諾恆)一齊踢亞洲盃,咁就完夢架啦。」(圖:香港足總)

今年終於可以較穩定地為港隊出賽,「將自己所有貢獻俾港隊」,跨這步請假想最初探路時,其實「大佬」今日出任的位置是過去不斷受到批評的左閘。回想當年在南華時在左閘位置上受盡指摘,每個失誤失位失波都被球迷放大檢視,到去年底在專欄中寫下「深信自己克服了過去在左閘留下的陰影」,更憑此崗位而入選,為自己換來能留在歲月裡永未散的一晚回憶,終能摘到流星月兒,「大佬」感嘆一路走來是一個「勵志故事」,相信努力能與天比高,「好似咁多年嚟積積埋埋無放棄,堅持換取返嚟。」

「由南華時代被瘋狂問候,就好似麥佳亞(曼聯中堅)咁,批評點都唔會好受,由係咁俾人鬧到改變到球迷對自己諗法,呢一切講就好易,『你努力啲就改變到人哋諗法』,但係好艱難」,但早前兩對緬甸時曾有質疑不挑選新球員嘗試時,安達臣曾解釋有言現階段沒有更好球員,也變相認同梁冠聰現時就是港隊的一時之選。對於來年入選二十三人大軍名單,用雙腿創造夢與想,「大佬」表示有信心,「都知有邊啲競爭對手,一仔(陳晉一,因停賽令今年未曾為港披甲)、阿凱(李毅凱,因效力中國聯賽球會不放人而被逼多次缺陣)都未返過嚟」,只能做好自己,「抱著唔好令自己後悔心態。」

香港歷史性再戰亞洲最高殿堂前,眼前就只剩下明年的兩場國際賽可以實戰演練,十一月當全球聯賽因世界盃而暫停時,港隊卻因要讓路港超聯賽程,而未有安排國際友誼賽。(圖:香港足總)

今年好幾場的國際賽事,香港隊都近乎未嘗「夫添」出戰,近年大量實力球員外流到外國聯賽,梁冠聰認為香港足球的生態已經有所改變,球員會習慣向外望而非局限於本土聯賽,對港隊和球員本身亦是好事,無論在能力增值、生計待遇方面,出國都是更好出路,而球員的能力提升後回饋,最終受益的亦是香港隊,「日本、南韓嘅成功都係球員到外國學法,返嚟提升成個國家水平,香港足球正步向呢樣嘢。」

展望來年亞洲盃,外流球員終能回歸香港隊,然而足球運動講求團體配合,但在香港歷史性再戰亞洲最高殿堂前,眼前就只剩下明年的兩場國際賽可以實戰演練,十一月當全球聯賽因世界盃而暫停時,港隊卻因要讓路港超聯賽程,而未有安排國際友誼賽。梁冠聰直言對決定感到「奇怪」,「東方九月踢完一場,第二場已經要到十月頭,點解咁多年賽程仲係咁,可以一週三賽,又可以三週一賽,疫情(前季)嗰陣都試過格硬兩三日踢埋踢曬(因疫情而暫停所餘下之賽程)」,直斥不相信全季只得約二十多場的港超賽程不能遷就,誠如黃洋在賽後記者會所言,來年的亞洲盃是屬於香港人的世界盃,「港隊歷史性入決賽周,點解唔做好準備?」

如果短期再無港隊主場賽事,香港大球場很可能已經完成了香港足球的歷史任務,時代告別了一個地標性的球場。(圖:香港足總)

隨著啟德體育園將在2023年中落成,民政事務局體育專員楊德強早前接受傳媒訪問時已提到,落成前半年起會舉辦各種測試賽,如果短期再無港隊主場賽事,這些晚盛載了一萬二千多人的吶喊,盛載了梁冠聰第一次披上港隊球衣踢主場,那些晚盛載了香港足球史上首面金牌,盛載了香港球隊亞冠第一勝的載體——香港大球場,很可能已經完成了香港足球的歷史任務,時代告別了一個地標性的球場。

可惜、遺憾以外,梁冠聰直指大球場的改建更反映了「地方對足球產業重視性有幾高」。他認為當一個盛載了文化歷史的地標性建築,要以數據化的使用率來衡量是否保留,「咁係無咗人情味,which is 香港依家都無咩嘅。」

「如果使用率唔夠高,係咪外在配套政策有問題呢?點解吸引唔到人嚟,其實唔關地點,嗰晚都有萬二人,係宣傳、政府有無配合,都好影響足球發展。」

不過「大佬」坦言,對如今香港的足球發展並不太悲觀,「無到冰河時期咁差,起碼都有十隊」,又指「近年對香港球員關注都由入籍兵轉移去本地球員」,他覺得只要一日有平台讓更多球員上場,就會有關注有曝光。機會是讓人去把握的,只要球員自己爭氣,繼續上全力上,當聲勢夠響,自然每一個也拍掌。

後記:

這場三十四個月的主場國際賽事,一萬二千多名觀眾入場,入場人數孰多孰少正文已有討論,當然可以更好,亦希望更好,尤其在一個本來多足球迷的地方,套「大佬」的一句:球員最想見到嘅,都係每場咁多球迷嚟支持姐。

筆者離港一年有多,想來諷刺一年多以來第一次錯過香港主場賽事,竟然一等就是此役。隔著電視機觀賽並不陌生,陌生是隔著電視機能聽到一聲聲的「We Are Hong Kong」,陌生是香港大球場三樓看台有觀眾,陌生是香港球迷的不離不棄。時間其實不需退回太遠,以港隊下半場的表現,就五年前大概已被球迷嘲笑痛罵,2015年對卡塔爾時,球迷那句「下次努力」如迷因一樣烙在多少老球迷心中。

但一切再不一樣了,當今次上萬球迷會在完場後仍然等待眾球員離開,以掌聲和打氣聲相送,當透過電視機也能聽得到一整場的「We Are Hong Kong」,為「我哋」自己人打氣,為代表「我哋」的十一人每個凌厲攻勢和成功防守喝采,其實統統都反映香港人對香港隊的意義從質上的轉變。

有許多我們曾經習以為常的東西,原來正逐漸消失,尤其經過那一年的盛夏凜冬後更感赫然。但球場內原來還在,那一聲聲打氣口號「香港隊勁揪」、那一首首我們獨有的打氣歌「黃金入球」、那一句句對對方球員或球證不滿的發洩「屌你老母」(真係咁講萬幾人一齊發自內心咁「屌」一聲,係可以好震撼)、那一串串對方球員倒地後的「BiBuBiBu」救護車擬聲、那一聲聲對方換人時的「傻閪換傻閪」,還有47分鐘時球迷自發,那一陣陣為香港人而拍的掌聲。這九十分鐘內,我們能夠盡情吶喊我們獨有的語言,揮灑我們獨有的熱情,向世界彰顯我們獨有的身份,以香港人的語言,展示香港人的熱情,在香港的土地上,名正言順地告訴世界「We Are Hong Kong」,「This is our Hong Kong Boys」。

場內和場外是連成一體的,兩者相織固然有所反映,同時亦相互投映。在換帥安達臣後港隊令人眼前一亮,並非戰績有多悅目,而是無論對手招式多誇張,總之一直保持主攻逼搶,踢出我天地。所以會對印度大敗四球,東亞盃對日本和南韓也大敗六球和三球,卻一球是輸,十球亦是輸,面對強權敢而拼搏,主動爭取,輸再多也絕不言棄,堅持理念不讓步,香港隊今年交出的意志體現,正是香港人近年所崇尚的,亦是重要的。

訪問前有朋友打趣道,著我問「大佬」有多想贏中國,東亞盃的一場最後以一球飲恨。「其實點會輸啊」,語氣裡對僅負充滿不值,也流露出一種自信,會贏的自信。回想2015時對中國的兩次悶和,我們竟然會以不敗當勝仗,原來是多麼的妄自菲薄。

我們變強了嗎?可能。但我們自信會變強嗎?是的。我們會渴望會期待,也會無懼會拼搏,但無論是意志、堅毅、不言棄等,都只是主觀地寫進日記的漂亮形容,實力還是客觀的賣弄球技說了算。來年亞洲盃會有外流兵歸隊,也有轉籍香港的新血,無疑對港隊實力有顯著提升,但現時也只是「寫進日記」的紙上談兵,更重要是有實戰和時間讓港隊「夫添」配合演練「賣弄球技」,但下次十一月的國際賽期竟然要為港超聯賽讓路。

十一月消失的國際賽重現,不僅僅是單為港隊出戰亞洲盃前有多兩場實戰,也是還球迷,和香港足球一個交代。當港超聯每年為「湊數」費盡思量,十隊球隊組得成有多少隊有心無財力,港超賭波合法化年年被重提時,其實今次主場的入場人數已經是一個證明,港隊的主場賽事的確有叫座力,一萬二千多人足以坐爆兩個旺角場,港隊主場賽事所吸引的球迷,再催生帶動的本地球壇,背後的商業價值不言而喻。

但也有些東西是我們註定要失去的。是役的載體香港大球場隨時已經完成其歷史任務,未知改建後的大球場會否仍達國際A級標準,但可以肯定是短時間內香港大球場將不太可能再有香港主場球賽上演。

香港大球場真的可以輕易取代嗎?筆者到訪過好幾個國際主場的球場,浦和2002、溫布萊、柏林、華沙,其實位置都絕非方便到達,像香港有旺角場位於市中心的球場雖然別有風味,但亦實屬異類。考量到人流管制,由最近車站到球場的路程本來就不要太近,但更重要是那條疏導的路程,無論往返都是球賽的一部份。

那天散場後萬名球迷肩並肩人連人手挽手,高叫的「We Are Hong Kong」在城市中響徹迴盪,將球賽延續,也將球場內的每每延續。這份光景,大概是決定改建大球場的當權者,所不樂見的。

上一篇文章

釜山國際電影節致敬節目「梁朝偉的花樣年華」 影帝親自挑選《春光乍洩》、《無間道》等六部電影

下一篇文章

守護羊村,絕不投降 羊村 2.0 網站被黑客入侵 偽造羊村假網站阻真相傳播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