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大牌檔到冬菇亭.公共屋邨的新舊傳承(上)

大牌檔由1950年代起蓬勃,一張摺檯幾張摺椅,熱呼呼的撚手小菜,盛載許多家庭的回憶。大牌檔名稱的由來是,當時政府會以商店的檔口形式而發放不同的營業牌照,而佔地較大、售熟食的檔口則會發「大牌」,所以便稱為大牌檔。後來,為增加就業機會而發岀小型熟食檔的特別牌照,則受巿政總署管理。

大牌檔的主體,是四支柱子加鐵皮門,支撐著一個人張開兩臂寬度的綠色鐵皮檔,𥚃面放滿食材與煮食爐用具,可說是麻雀雖小,五臟俱全。每天開檔先把鐵皮門拆開,變成開放式廚房,四周再放桌椅招待客人上門享用美食。

現時傳統鐵皮大牌檔剩下約二十家,除了因為時代變遷,食客較願意選擇冷氣食堂,亦與政府更改牌照政策有關。

1970 年代起,政府為整頓巿容而要求大牌檔遷入熟食中心,並停發大牌檔牌照,只能後人繼承牌照,故大牌檔亦買少見少。部分大牌檔遷入位於公共屋邨範圍的熟食舖位——「冬菇亭」,冬菇亭多以紙皮石舖四方形屋頂,中間尖頂的拱形排氣口,形狀似冬菇,故有此俗稱。

香港最早的冬菇亭於 1974 年在九龍愛民邨面世,檔主需招標成功方可遷入,一個冬菇亭可招四檔。然而,後來部分檔口把桌椅放在公共空間、店前空地加建簷篷等方式自行擴大經營空間,衛生與噪音問題亦惹爭議,令房委會萌生收回冬菇亭之意,到 2001 年更推出自願放棄計劃,以 25 萬元津貼利誘租戶放棄經營。

後來,領匯(現稱領展)以活化冬菇亭為名,期望能建造與社區更有連結的建築,決定重新裝潢並改建成⼀亭⼀店、四檔合一,改變營運模式。黃大仙冬菇亭即為其中一個早期( 2009 年)改建的規劃項目。

有店家已從 1985 年進駐至今仍 24 小時經營烹煮佳餚給街坊,為附近宵夜班的小巴、巴士、的士司機送上一餐溫飽,更吸引不少遊客到此一遊。

但直到現時冬菇亭只剩不足二十五間,除了當初進駐冬菇亭的老闆退休而結業,更是有規管上的問題。

上一篇文章

香港保衛戰82周年.回首黑暗歲月.反思香港價值與未來

下一篇文章

由大牌檔到冬菇亭.公共屋邨的新舊傳承(下)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