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憶翱翔】科學館改建與香港航空史的消逝・愛國主義教育下的文化重塑(上)

飛越尖沙嘴上空的貝茜號,圖中可見尖沙嘴各地標,來源Betsy The story of a DC3; Martin J. Willing。

早前,香港政府為推動「愛國主義教育」香港政府計劃,宣布會將位於尖東的科學館改建成國家發展和成就專館,並暫定將科學館「重置」至沙田的香港文化博物館現址,文化博物館館藏則被轉移至其他博物館收藏。此等肆意殺館之舉立即引起社會廣泛討論,被指猶如摒棄科學、消滅文化。回想起初由市政局在 1976 年先提出香港科學館的發展計劃, 1980 年起選址建造,最終於 1990 年 11 月 8 日,由前英女王伊利沙伯二世堂妹—伊雅麗珊郡主( Princess Alexandra )為科學館主持落成典禮。 1991 年 4 月 18 日啟用,並由時任港督衛奕信所揭幕。

當初設館時,局方更找美國著名博物館展品設計公司 West Office 設計了貫穿四層展廳、高 22 米的鎮館之寶——能量穿梭機,透過圓球和軌道展示勢能轉化為動能、聲能及光能,用最簡單直接和震撼的方式直接向觀眾展現能量轉換。它不但是世上同類展品最大,隨著內部幾次關閉和更新展廳及展品,這個不變的地標式展品儼成每一代香港人集體回憶。

不過科學館內第一件展品並非能量穿梭機,也並非恐龍骨,而是國泰航空首架飛機—「貝茜號」( Betsy )。

而講到貝茜號,就必須要連同國泰的歷史一齊講。雖然常被某報揶揄為因管理不善而在全球最佳航空公司排名榜節節下跌的國泰航空,但至今,國泰的確仍是香港最大規模、歷史最悠久的航空公司。它最初的成立地方是上海而並非香港。事緣第二次世界大戰時,來自美國的機師羅伊·法雷爾( Roy Clinton Farrell )及來自澳大利亞的皇家澳洲空軍機師雪梨·迪根( Sydney Hugh de Kantzow )來到中國,加入到中國航空公司(中航 , China National Aviation Company, CNAC )的機隊,協助駕駛 DC-3 (軍用版為 C-47 及 C-53 )運輸機,在惡名昭彰的喜馬拉雅山駝峰航線的( the Hump )上運輸各種重要物資及人員,協助位於中國的同盟國軍民對抗日本。期間迪根更從蔣宋美齡手上獲授勳章,以感謝其在中航及駝峰航線上的功績,而法雷爾亦曾飛這條航線五百二十多次,由此可見二人在中國都有豐富的飛行經驗及一定的人脈關係。戰後中國百廢待舉,嗅到商機的二人便選擇在 1946 年初於上海成立「澳華出入口公司」(又稱澳華洋行,英文以自己名稱命名 Roy Farrell Export Import Company ),並從美國引進作為戰後剩餘物資退役的 DC-3 ( C-47 ),而第一架就是貝茜號。

貝茜號是一台以美國道格拉斯飛機公司 DC-3 型為原型建造的軍用版本 C-47 ,該款機型在二戰時期作為美軍軍機、同盟國軍援軍機,以優異的性能、較同時期飛機長的航程在全球各地前線、後方都有其奮戰身影,例如上文提到的駝峰航線、太平洋島嶼爭奪戰、北非、諾曼第大空降等。蘇聯和日本都在戰前有購買過 DC-3 的生產授權,因此該款機型可謂同盟軸心雙方的愛驅。而貝茜號本身,就是在 1942 年在美國長灘的道格拉斯生產線上被製造,飛機編號 C-47-DL 4423 , 6 月 4 日被建造完成轉交美國陸軍航空兵團( United States Army Air Corps, USAAC )服役,軍中則以 41-18385 編號服役。首先被部署在美國阿拉巴馬州,隨後被部署至歐洲參與反攻北非、歐洲本土的行動,因此貝茜號本身也是一台飽歷戰火的飛機。在 1945 年戰爭結束後,返回美國,在 1945 年 10 月 10 日透過美國國營企業復興金融公司( Reconstruction Finance Corporation )以三萬美元的價錢售予法雷爾。改裝回民航機後,法雷爾隨即駕駛該機,將第一批貨物經南美、大西洋、北非、中東、印度的航線飛抵中國(這一程途經的地方也十分有趣,有機會再講),展開業務。其後他們的客機經營澳洲、菲律賓與中國之間的貨運業務,進攻中國市場大獲成功。

圖為貝茜號(圖中左二)作為美軍軍機服役照,當時正牽引 CG-4 滑翔機進行空降訓練,來源 Betsy The story of a DC3; Martin J. Willing 。

上一篇文章

【公社科解毒💣】「法律面前人人平等」非規限民眾守法・ A. V. Dicey 法律平等概念強調制裁違法政府官員與軍事人員

下一篇文章

【當年今日】.法律年度開啟典禮選址香港大會堂.首幢戰後落成的年輕法定古蹟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