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記憶】回看鵝頸橋歷史打小人慰心靈・全新粵語繪本《橋底老虎》傳承文化

傳統曆法二十四節氣排行第三的驚蟄之日,先不談打小人,由土地問題說起。

土地不足在香港,是自古以來的問題,填海做法也沿用了百多年。香港第四任港督約翰寶靈( John Bowring )上任後不久,在1856年有意推行大規模的「寶靈填海計劃」,倡議填平中環對出海岸,但因當時海岸地權已賣,地主擔心填海會影響旗下的船運生意,所以大力反對在該處填海。寶靈無奈選擇維多利亞城外市郊的鵝頸,進行填海工程。

鵝頸位於灣仔和東角(即今日銅鑼灣)之間,乃黃泥涌出海口。因河流彎曲,形似鵝頸,所以被稱為「鵝頸澗」,而附近的濕地就是「鵝頸」。當時的農民順應低窪地勢,在鵝頸開墾水稻田;然而沼澤潮濕,令蚊蟲滋生,環境衛生惡劣。故此填平鵝頸,既可增加可建樓房的土地,亦可改善該區衛生情況。這項填海工程包括將鵝頸澗擴闊並加高兩邊堤岸,建成「寶靈頓運河」,運河東西兩岸的道路就是「堅拿道東( Canal Road East )」 及「堅拿道西( Canal Road West )」。在 1861 年,以方便市民來往兩岸,政府在河上加了木板橋「寶靈橋」,民間稱為「鵝頸橋」,而運河旁新填的土地「寶靈城」,亦於 1860 年代後期完成。

 1904 年,電車公司在鵝頸橋附近的羅素街設廠,鵝頸橋被擴闊及鋪設路軌,電車得以在其上行走。在 1922 年至 1929 年間,灣仔進行填海工程,建成軒尼詩道。為疏通新填地區的地下渠道,部分寶靈運河被填平,變成地下暗渠,部分運河則被收窄成為明渠。至 1964 年,當時明渠由於被垃圾及沙泥淤塞,臭氣薰天;為了解決臭氣問題,明渠被封蓋,整條鵝頸澗從此成為地下水道,整條寶靈運河真正被填平。到 1972 年,香港政府在被填平的鵝頸澗上建成堅拿道天橋( Canal Road Flyover ),此橋最初其實是兩條平行而分開的行車天橋。直至 1976 年為配合香港仔隧道通車,堅拿道天橋展開延長工程。及後,兩條堅拿道天橋被擴闊濶,中間分開的地方被連接起來。消失的鵝頸橋上的堅拿道天橋,變成現時四線通車的行車天橋。

而現今稱為鵝頸橋打小人的地方,就是以前鵝頸澗填平後建蓋的街市廁所位置,也正好位於三叉路口、橋底及山邊,是民間傳統認為陰邪之氣最重的地方。隨著街市消失,昔日的廁所位變成打小人的最有利位置,由上世紀六、七十年代開始,聚集橋底大戰邪靈。

打小人可以日日打,但每到驚蟄,便成為應節盛事。這項歷史悠久的民俗傳統,早年已被列入香港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名單中。過程中,神婆會祭祀白虎(以黃色紙老虎代替),同時會拍打小紙人來幫助人們趕走噩運,通過儀式來安慰老百姓的心靈,神婆的角色就猶如一位心理治療師,難怪《時代雜誌》將打小人習俗列為亞洲區安慰心靈的最佳事物之一。

希望學出版社即將出版的新粵語繪本《橋底老虎》,便將這個家傳戶曉的鵝頸橋打小人儀式轉化成小朋友看得懂的圖文,還有解釋何謂二十四節氣、打小人程序等歷史文化教育資訊。除了以粵語書寫配以粵語拼音,還附上由作者親自朗讀的免費網上聲音檔,輔以中文書面語版本,讓不諳粵語的家長和小朋友也可閱讀,就算身處外國,亦可學習粵語,說好香港傳統民俗文化故事。

希望學出版社《橋底老虎》(預購)連結,新書將於三月底陸續寄出:

https://shorturl.at/opsw7

上一篇文章

【粵語教材】廣東話教材零散難製作.社群組織共同承傳廣東話生態圈

下一篇文章

【兩岸不家親】民調指近八成臺灣人民拒統一.臺灣學生:同根同種的說法荒謬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