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灣前副總統陳建仁《自然》撰文 分享抗疫 3 堂課:周全考慮、社會團結、長遠投資科學基建

科學期刊《自然》(Nature)周二(8日)刊登臺灣前副總統陳建仁撰寫的文章。多年來游走於臺灣科研與公共行政領域的陳建仁提到,成功的政策往往比研究人員面對的證據更繁複。他將自身經驗總結成「3 堂課」,主張制定政策的官員要作周全考慮、促使社會團結及長遠投資科學基建。

現年 70 歲的陳建仁,多年來游走於臺灣科研與公共行政領域。2003 年 SARS 期間,陳建仁臨危受命擔任臺灣行政院衛生署署長,任內建置全國感染症醫療體系,並修訂《傳染病防治法》,使臺灣得以遏制 2005 至 2008 年的 H5N1 禽流感、2009 至 2010 年 H1N1 流感和新冠肺炎大流行。2006 至 2015 年,陳回到科研領域,擔任中央研究院基因體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員。2015 年,陳建仁再次離開室驗室,與蔡英文跨黨派參選台灣第 14 任正副總統,翌年當選。他 2020 卸任副總統一職,及後重返科研單位。

陳建仁在《自然》發表的文章中表示,兩年前世界衛生組織宣布疫症大流行起,他一直思考自己游走於科研與公共行政領域的經歷,他認為自身的經歷對所有研究人員及政府顧問均有幫助,因此撰文分享學到的 3 堂課。

第一課:科學訓練教會大家找出可能影響到一個系統的所有「變數」(variables),但作為署長,要考慮的「變數」遠超平常,預算、法律、人員數量等都需要納入考慮,還有價值(values)及優次(priorities)。

陳建仁舉例指,作為衛生部長,會制定如何、何時撥款為慢性病毒性肝炎患者作抗病毒治療;而作為研究人員,則會著眼於病害嚴重度及治療效果。不過作為部長,更要考慮可及性、公平性、可行性和財政資源,例如鄉村和山區的民眾,負擔不起前往醫療中心的費用,政府便要設立外展單位,為他們提供服務。陳又認為,要根據決策需要調整了治理結構,例如設立國際合作及長期護理的單位,以持續關注其他棘手的關鍵問題。

第二課:科學不足令社會繁榮興旺,社會需要信任、健全的制度及凝聚力。(Science is never enough to bring about a thriving society. That takes trust, robust institutions and social cohesion.)

團結是鼓勵公眾遵守防疫措施的關鍵;社會不團結,則不能有效推行邊境管制、隔離、接觸者追蹤等措施。政府必須克盡其份,協助民眾遵守措施,例如安排低收入人士到疫苗接種中心、向他們免費派發口罩及消毒液。政府要針對哪些最有需要的地方提供經濟支援,例如餐廳、小販、雜貨店、的士司機等。

第三課:傳染性和有毒物質的影響會持續數十年,因此對科學基礎設施的長期投資是有回報的,但行動必須迅速。

當年 SARS 發生的時候,臺灣的公共衛生和醫院系統未有做好準備,隔離設施及關閉程序效率不足,導致多人感染和死亡。及後衛生部門先培訓主要醫療機構人員,然後將他們派往數百家地區醫院,再在當地醫院展開培訓,在短短兩星期六內就制定全島通用的標準,並用同一套標準問題來追蹤感染源。這些現有基建在往後臺灣應對不同傳染病疫情,起到良好作用。

陳建仁在文未表示,以上經歷讓他認知到科技在提升人類生活質素的局限,以及跨學科整合及共創的必要(the need for interdisciplinary integration and co-creation)。他自感有幸,有多次機會應用自身經驗,為國民服務。

上一篇文章

港大研究:禁 6 點後晚市堂食對遏制香港第 3、4 波疫情 0 幫助

下一篇文章

俄軍佔領下 梅利托波爾市示威持續 市長堅持不與俄方合作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