揸頸就命 中俄透過能源、經濟「政治勒索」 德國恐成西方陣線圍堵極權缺口

德國總理朔爾茨率領以商界為首的代表團,於 11 月 4 日到訪北京。其後朔爾茨在「 G20 領導人峰會」期間到訪越南,與越南總理范明正會面,雙方在能源問題與貿易關係展開探討,意圖透過開拓中國以外的亞洲市場,防止俄羅斯與中國透過能源供應以及經濟利益影響德國經濟,從而左右德國外交立場。

德國作為歐盟第一大經濟體,以貿易為經濟收入來源,全國近 ¼ 的職位與貿易有關。出口商品之中,汽車和汽車零部件是德國 2021 年最重要的出口商品。截至今年九月,汽車和汽車零部件的出口總值已達到 2,108 億歐元,佔德國出口總額的 15.3% 。過去在貿易市場上長期出現鉅額順差,成為多個國家的債權國。國際間一直擔心德國對中國立場態度曖昧不明,會影響到西方民主陣營對制裁俄羅斯與圍堵中國的戰略方針執行。

德國與中國在經濟關係上合作頻繁。過去 6 年,中國一直是德國最大貿易夥伴,是德國最大的進口來源國。單從去年,德國從中國進口的產品總值高達 1,417 億歐元(折合約 1.14 兆港元)。德國對中國貿易逆差為 381 億歐元(折合約 3,100 億港元)。貿易以外,兩國之間的企業往來同樣親密,很多德國企業都有在中國境內設廠投資。

例如 Volkswagen (福斯汽車)於 2012 年在新疆烏魯木齊設廠、BMW 於 2018 年,則與長城汽車共同成立光束汽車公司( Spotlight Automotive Limited ),雙方各持 50% 股份。最近 BMW 將旗下傳統英國小型汽車品牌「 MINI 」的電動車系列生產線,將由原來的牛津工廠,遷移到光束汽車位位於江蘇的工廠生產,時任德國總理默克爾以及中國總理李克強都有出席開幕儀式。

經濟上對中國依賴,令到德國多次在敏感時刻對中國態度軟弱,甚至與西方民主陣線相違背,與中國為虎作倀。福斯汽車被揭發其於烏魯木齊的工廠涉嫌侵害維吾爾族人強逼勞動,助長中國政府對維吾爾人的壓迫並從中受益。總裁赫伯特·迪斯( Herbert Diess )一再聲稱對新疆人權問題毫不知情。

德國總理是次出訪中國、越南、星加坡等地,並公開表示「德國產業鏈要多元化」。表示德國政府深明德國在經濟上擺脫對中國依賴,然而德國企業不一定有相同想法。是次中國之行,隨團者以德國企業巨頭組成為主,當中包括福斯汽車( Volkswagen )、巴斯夫(BASF)、西門子( SIEMENS AG )和德意志銀行的董事會主席。

單是巴斯夫、福斯汽車、賓士集團( Mercedes-Benz )、 BMW 以及西門子,已經佔歐盟在中國近 ⅓  的投資額。可見是次會面有極大可能是由眾商家穿線,目的是透過會面維持,又或是加強兩國在經濟上往來。加上企業對國內政治圈有極大影響力,甚至難免令人懷疑,中共是否早已透過企業左右德國政府決策甚至進行滲透。

經濟上因與中國緊密聯繫,令德國夾在東西兩邊狹縫左右做人難。能源問題同樣令德國受到制肘。德國一直推行綠色能源政策。過去十年,積極減少能源污染。到現時為止全國僅於 3 家核電廠作電力供應之用,天然氣、風力發電、太陽能系統成為主要能源供應的發展項目。 

2021 年,德國國內有逾 30% 的能源來自天然氣。俄羅斯入侵烏克蘭後,歐洲出現能源危機。為減少對俄羅斯天然氣依賴,國會通過重新開啟 16 家已關閉的燃煤廠,以及暫緩 2022 – 23 年要關閉的燃煤廠。然而,因煤廠系統老舊未能從新連接電網、以及煤價高企等現實問題, 16 家燃煤廠只得 2 家能成功上線,當中有一家更只能在秋季使用。

俄羅斯斷供天然氣,令德國經濟重創。若然與中國經濟關係脫鉤而又未找到新的替代夥伴,只會將德國推向「經濟大衰退」﹐甚至破產危機。德國貴為歐盟最大經濟體,經濟爆破會直接影響歐盟,達到「火燒連環船」效果。如此左右交煎下,德國能否真的有決心與能力與西方穩站同一陣線﹐國際間將會非常關注。

上一篇文章

全球人口突破八十億! 中印人口均逾十四億 預計 2086 年人口高達 104 億

下一篇文章

聯合國人權辦事處:俄烏兩國皆曾對囚犯施以酷刑或虐待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