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殲敵特遣隊】二戰特種部隊裡的華藉戰士・香港義勇連 Chindits 化身港版雷霆傘兵

雖然被調往印度,但初期同樣因英軍指揮官對華籍英兵缺乏認知而不受重用,被當成勞工隊使用。幸而該部得到曾任香港皇家工兵指揮官,當時已升任英印軍步兵第七十七旅( 77th Indian Infantry Brigade )旅長的高活( Mike Calvert )協助,華藉英兵才得以到在高活的率領下到前線參戰。而高活所在的部隊,就是二戰其中一支著名的特種部隊—殲敵特遣隊( Chindits )。

殲敵,全稱遠程滲透部隊 Long Range Penetration Groups,是由英軍特戰將領溫蓋特( Orde Wingate )建立,他本人在中東建立兩支著名的特種部隊,包括特殊夜間別動隊( Special Night Squads,SNS,希伯來文פלוגות הלילה המיוחדות )及基甸部隊( Gideon Force )。特殊夜間分隊是一支英國、猶太混編的鎮暴綏靖為目的而建立的部隊,鎮壓 1936 年到 1939 年間的巴勒斯坦阿拉伯人大起義,也是後來以色列國防軍的前身之一。其中這支部隊的成員就有日後的以色列代總理伊加爾·阿隆( Yigal Allon )及名將摩西・達揚( Moshe Dayan ),但由於手段過於兇殘加上溫蓋特本人性格問題而導致他被調回英國。而由基甸部隊就是由埃塞俄比亞皇帝海爾.塞拉西( Haile Selassie )衛隊混編而成的英埃聯軍,僅千六人用游擊戰擊敗意大利軍,俘虜一千一百多名意軍及近一萬五千名親意埃塞士兵。後來這支部隊在 1941 年功成身退,解散後的官兵有些加入了長距離沙漠群( Long Range Desert Group,LRDG ) ,配合著名的特種空勤團( Special Air Service,SAS )在北非深入沙漠中心,偷襲德軍機場,打到德軍叫苦連天,讓隆美爾的非洲兵圖損失大量物資及飛機。也正因如此,側面印證溫蓋特在非常規戰爭中的能力,而他也積極推廣他的特戰理念。於是,英軍也就委任他去兵敗如山倒的東南亞戰場,組建、訓練和帶領這一支突擊隊,深入叢林,承擔偷襲日軍,破壞日軍物資及通訊,作日後反攻的先頭部隊。正式的番號為上文提及的英印軍第七十七步兵旅。殲敵 Chindit 一名來自緬甸寶塔守門的一種石獅子神獸—欽特(音譯 Chinthe/Chinthay ),與東亞的石獅子差不多,都是成雙的出現在門口,石獅男左女右,也是緬甸的象徵之一,出現在現時的緬甸國徽、紙幣上。

而殲敵在香港士兵加入前,已經執行過一次不算成功的任務,亦即第一次遠征—長衣行動( Operation Longcloth ),殲敵分成兩隊潛入緬甸日本佔領區,溫蓋特率領殲敵部隊二千二百多人,在緬甸塔木北面暗渡欽敦江,而剩下的八百人則不隱藏行蹤地佯攻明渡欽敦江,吸引日軍注意。最後兩支部隊成功滲透日軍防線的間隙,破壞曼德勒密支那鐵路的交通聯絡線。唯太過深入敵後,超越盟軍空投補給的距離,而且遭到日軍主力圍剿,三千人只有二千一百多人全身而退。傷亡之大令溫蓋特以為自己要被軍法審判。幸而倫敦方面認為此次行動在久未嘗一勝的東南亞戰場仍算成功,並且可當文宣使用。對英軍實際來說,成果無疑是巨大的,第一次遠征成功勘探了緬甸地形、確認合適的空降場(這一點對日後殲敵第二次遠征及國軍美軍空降密支那十分重要),實驗靠空投補給在叢林進行長期作戰以及在叢林發動大規模作戰戰術等等,並為日後反攻建立先遣情報網及反日遊擊隊,總總戰果都為日後的緬甸反攻成功鋪路。而且日軍日後亦承認殲敵在 1943 年上半年的行動令他們的計劃被影響。巨大的犧牲沒有白費,而殲敵部隊的戰略價值亦得以體現並保留,在大反攻前得以擴編成五個旅,加大其對戰局的影響力。

在 1943 年 6 月出發前往印度,如上文所述,初期香港士兵在抵印後並未即時獲得機會參戰,而是再被投閒置散,直到遇見高活為止。但礙於高活當時身任殲敵其中一支部隊的指揮官,已有作戰經驗的他深明特戰風險,表示參戰九死一生(以第一次遠征的結果而言的確所言不虛),因此,他希望參戰者都必需自願參與,在全體百多名香港士兵集合的情況下,眾人都即刻向前一步表示志願前往前線參戰,高活再詢問一次,得到所有人大聲回應後,以這批未自香港各個階層、職業,超越種族、籍貫的香港人為主的「香港志願中隊」( Hong Kong Volunteer Squadron )建立,後改為「香港志願連」( Hong Kong Volunteer Company )為旅部直屬連,正式番號為 142 連,兼任保衛旅部任務,當中旅長高活的勤務兵侍衛也是香港人William Young(照片可參看上一篇文章)。士兵再接受叢林戰鬥訓練,獲得與其他正規英軍一樣的叢林作戰制服和裝備。唯一與其他殲敵部隊不同的,便是象徵香港志願連的「香港」臂章及藍黃紅三色帽章,日後香港義勇軍的軍徽便傳承於此。

擴編後的殲敵成員包括來自英格蘭、蘇格蘭(其中包括與香港淵源甚深的黑衛士兵團)、印度、啹喀、西非尼日利亞、緬甸(還有克欽人遊擊隊),當然不少得香港,加上個別來自加拿大、澳洲軍人,種族十分多元,儼如一個大英帝國縮影。如果以現時西方的方式拍電影,恐怕二戰沒有一支單一的部隊故事能做到如此政治正確、不遍離歷史事實又不用刻意說教來呈現的題材。

在 1944 年雨季結束後,盟軍揭開大反攻的序幕,與此同時,日軍為打通大陸交通線,在中國展開「一號作戰」,駐緬日十五軍也發動「ウ號作戰」,進攻英帕爾,企圖擊敗英國十四軍團,入侵印度。殲敵作為特戰精英部隊兼專精敵後滲透作戰,分兩路進攻,一路由陸路出發,另一路包括香港志願連在內,則空降位於伊洛瓦底江畔代號「百老匯」( Broadway )的空降場,並作為並依據據點「白城」( White City )偷襲、伏擊附近日軍補給線和鐵路運輸,盡最大能力破壞日軍輸送能力。作戰時,香港志願連主要分成三部份參戰,其中一排 45 人精銳作為旅部警衛排保護高活本人,工兵排留守白城,待特殊命令再出戰,如承擔炸橋任務。亦有人協助克欽遊擊隊作戰等等。

雖然香港志願連任務的地點並非位於戰況最激烈地方,但作為機降傘兵深入敵後,日軍的攻擊有時都頗具威脅,例如夜襲和炮擊百老匯基地時,便導致香港志願連出現傷亡。而伏擊日軍的任務,有時甚至會有白刃戰的情況出現,種種都導致殲敵的傷亡增加。不過,這段時間整體殲敵戰術十分成功,成功騷擾日軍大後方,影響其他戰線,迫使日軍需要投入部隊處理殲敵帶來的問題。

加上隨著中美聯軍在胡康河谷(野人山)及瓦魯班等戰役擊敗日軍,盟軍逐漸將戰線推到卡盟(加邁)、孟拱、密支那一線,在 3 月底開始日軍調動五十三師團所屬部隊多次炮擊、襲擊白城陣地,以圖肅清後方,但被殲敵擊退,就算日軍嘗試迫近英軍進入白刃戰,用他們的日本軍刀、刺刀也無法打敗有單兵火力優勢和配備啹喀彎刀的殲敵英軍。

但與此同時,殲敵指揮官溫蓋特在乘坐美軍 B-24 轟炸機往前線視察時不幸墜機,全機無人生還(戰時失蹤,戰後才尋獲遺骸)。此事件瞬間導致殲敵在盟軍內部政治鬥爭中失勢,繼任指揮官藍泰利( Walter Lentaigne )無法獲得如溫蓋特一樣的支持。同時在史迪威( Joseph Stilwell )指揮下,進攻密支那受挫的中美聯軍也急需兵力進攻孟拱,解已經被日軍堡壘化而導致戰況膠著的密支那燃眉之急。不懂特種作戰、殲敵部隊定位和戰略價值的史迪威成功爭取殲敵部隊的控制權後,決定將殲敵部隊分兵,一部歸南方英軍十四軍團使用,而剩下包括七十七旅的殲敵就歸史迪威指揮,並放棄白城,與國軍最精稅部隊新三十八師一一四團一起,強攻孟拱,緬北最激烈的戰役孟拱河谷戰役及密支那戰役爆發。

上一篇文章

【彈出彈入】香港教科書事件揭中國領土彈性・南海「十段線」的歷史與爭議

下一篇文章

【口述歷史】重構地方意識的歷史研習經驗・引領調景嶺學生探索在地身份認同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