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嘢唔只睇價錢 仲要睇埋供應鏈

英國超市無疑比香港更多元化,除了總有一間在附近的TESCO及Sainsbury’s以外,你亦可到價錢較為實惠的Lidl、Aldi、ASDA或Iceland購物,或者是提倡社會責任的Co-Op,又或是選擇着重食物品質但售價較高的Waitrose或Marks & Spencer。

除了形形色色的品牌,任君選擇以外,英國超市在新鮮食品上的價錢亦比香港較為便宜。這種說法或者會顛覆一般人的認知,即認為英國的生活成本比香港高,但卻是有根有據。根據知名網站Numbeo對比英國與香港兩地市場的結果顯示,大部分的新鮮食品,如食米、雞肉、雞蛋、牛奶,牛肉、蕃茄、生菜等,英國超市的售價都是低於香港,部分更比香港便宜一半有多。

事實上,如果把生活的主要開支,如水電煤、上網、交通、醫療、休閒娛樂、住宿、衣履等消費綜合計算起來,英國的生活成本只屬於中等,相反香港卻是處於高水平。這樣的結果一點也不令人意外,因為單單在住所上的費用,香港便要比英國多花五倍,即使其他範疇比英國便宜(例如餐飲),也難以覆蓋這方面的開支。假如再看闊一點,把購買力、安全、醫療、氣候、污染、通勤時間等因素算進來,英國的生活質素評分是「Very High」,遠勝於香港的「Very Low」,從數據可見香港的生活總是遜於英國。

於市民而言,最關心當然是食物的價錢及品質,但對政府而言,食品卻真的會牽涉到國家安全問題上。相信大家對疫情爆發期間,超市被「搜掠一空」的畫面仍記憶猶新,這亦為各地的政府敲響警號,假如糧食的供應不穩定,很有可能引發社會動盪。

要確保食物供應穩定,最有效的方法當然是自給自足,那樣便不用依賴別國,或是擔心因疫情關係,航班取消而糧食供應不穩。然而不是每一個國家都有足夠的地理條件實現這願景,即使「地大物博」如中國亦未能實現百分之一百的糧食自給率。再者,於全球化的今天,放棄與其他國家貿易亦不符經濟效益,因此不少國家在食物供應上或多或少都要依靠進口。

根據英國政府的資料顯示,2019年英國的食品來源有55%來自本土,另外有26%來自歐盟國家,而非洲、美洲、亞洲等入口都只佔個位數。英國在食物供應上有足夠程度的自給率,因此英國在全球糧食安全指標仍是名列前茅。

相對而言,香港的食物供應卻是很大程度上依賴進口。無可否認,中國是香港食物來源其中一個主要的地區,但卻不是政府或有心人士所論述一般,香港沒有中國便生存不了,因為從數據上顯示,其他國家在供應香港的部分食品上扮演着更為重要的角色。根據工業貿易署食米入口資料顯示,食米在2020年度便是主要由泰國及越南進口,兩者合計超過八成,而中國地區只佔6.7%。有些人經常以「吃甚麼米便是甚麼人」來論證香港人是中國人,如果這種說法成立,相信大部分香港人應該是泰國人或越南人。《關鍵評論網》曾就香港進口食品來源作了相當詳盡的調查,有興趣可以去看看。

或許有人會說香港是彈丸之地,根本沒有能力做到糧食自給,談甚麼糧食安全。然而世上卻有一個面積比香港還要小的國家,曾在2018及2019年奪下全球糧食安全指標的冠軍位置,而那地區便是新加坡。與香港一樣,新加坡也要面對糧食自給率不足的先天缺陷,但新加坡卻沒有放棄;除了鼓勵本地農業,盡量提高糧食自給率以外,新加坡亦透過制定糧食應急計劃,把食物的進口來源擴散到世界不同地區,從而攤分風險。由此可見,糧食自給率不足並不代表不可能達到糧食安全。

雖然珠玉在前,但香港要效法新加坡的方法卻未必可行。糧食安全是中國考核地方官員的其中一項重要指標,而中國亦非可以絕對依賴的對象,畢竟大陸也有面對糧荒的風險,那麼香港政府重視糧食安全這問題實是無可厚非。但政治掛帥的今天,即使只是擴大食物進口來源,亦有可能被上綱上線說是搞獨立,希望擺脫對中國的依賴,這是香港官員不得不考慮的情況。最為諷刺的是,中國人來到香港消費,會被形容是對香港的恩賜,因為可以提振經濟,而香港進口中國食物,在形式上也是一種對大陸的消費,但往往卻被說成是中國對香港的眷顧,真的只能說無論甚麼情況,中國永遠都是勝利那一方,「公佢贏,字你輸」。

資料來源﹕

  1. Numbeo, “Cost of Living Comparison Between United Kingdom and Hong Kong”
  2. Department for Environment Food & Rural Affairs, “Origins of food consumed in the UK 2019”
  3. The Economist Impact, “Performance of countries based on their 2021 food security score”
  4. 工業貿易署,「貨物進出口﹕食米」
上一篇文章

【洪門宴】公務員、高官捲防疫醜聞下台外國有先例 臺公務員涉聚餐顧觀感自行辭職 英前衛生大臣吻幕僚翌日下台

下一篇文章

《時代革命》臺灣2月25日正式公映 導演周冠威:希望大家珍惜這份自由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