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大專家意見分兩派 高本恩:60 歲以下免疫苗通行證 袁國勇:接種率達 95% 才可取消 陳肇始憂標籤政策迫針致疫苗猶豫

疫苗通行證第三階段將於本月 31 日起生效,市民出入食肆等指定處所需接種 3 劑疫苗。港大學者高本恩及陳德光周一(16日)在《明報》撰文,建議放寬「疫苗通行證」要求,容許 60 歲以下成年人毋須使用「疫苗通行證」進入指定處所。與此同時,袁國勇等 3 名港大專家今日(20日)同在《明報》撰文則指,疫苗通行證能有效促進接種,須涵蓋所有合資格年齡層,袁出席電台節目亦提出全民接種率達 95% 才可取消疫苗通行證。食物及衞生局長陳肇始今日亦在《明報》反駁高本恩,指制訂防疫政策「不能只着眼個人益處及風險的平衡」,要考慮為社會構建防疫屏障保護長者等較高風險人群;又指有醫學界人士倡議個別年齡群組可自由選擇打第三針,或標籤疫苗通行證為「脅迫性政策」,恐減低接種意欲且引起疫苗猶豫。

高本恩:不贊成以脅迫政策向年輕成人「谷針」

港大公共衛生學院流行病學講座教授高本恩,聯同港大藥理及藥劑學系榮譽助理教授陳德光,周一( 16 日)在《明報》撰文,指市民在「知情同意」原則下有權拒打針,惟當年輕成年人日常生活須用疫苗通行證,如拒打針便不能上班上學,嚴重限制個人自由,本質與強制接種無異。兩人指,大部份年輕成年人已打最少兩針,重症和死亡風險很低,進一步打針對清零或維護醫療系統難言再有明顯助益;加上第五波築起的免疫屏障,不贊成繼續透過「脅迫性」政策向年輕成年人「谷針」,惟呼籲市民尤其長者打第 3 或 4 針,保護自己和家人。

袁國勇:仍須戴口罩至明年春季

如此同時,港大微生物學系講座教授袁國勇、同系名譽助理教授龍振邦及臨床助理教授薛達,今日(20日)在《明報》聯合撰文,指疫苗通行證能有效促進疫苗接種,如只限於長者會有違公平原則,而若只限某個年齡層,場所負責人執行措施時亦有困難。3 人又指,放寬社交距離措施後,出現群組爆發屬預期內,未打針人士進入指定處所存有風險。

袁國勇今早(20日)在電台節目亦強調, 60 歲以下但有慢性病人士,出現染疫、重症及死亡風險,不會較 70 歲以上健康長者低,重申只有當全民接種率達 95%,才可取消疫苗通行證要求,惟仍須戴口罩至明年春季。此外,若在今年冬季流感高峰時,無發現較 Omicron 變種病毒更強的病毒,則可研究放寬戴口罩規定。

陳肇始:須為社會築屏障  保護高危者

食物及衞生局長陳肇始今日(20日)亦同在《明報》撰文反駁高本恩,重申疫苗好處,並指政府制訂防疫措施時,「不能只着眼個人益處及風險的平衡」,更要考慮為整體社會構建強而有力的防疫屏障,以保護較高風險人群,特別是長者及長期病患者,防止公共醫療系統因疫情反彈出現大量重症而不勝負荷。陳肇始指,疫苗通行證作為增加接種誘因的措施,在合理情况下要求進入處所者打針,讓社會繼續安全正常運行,「實屬必要一環」。

陳肇始的文章指出,個別人士可能認為打針效益較低,以致誘因不大,這是典型個人考慮與公眾利益的矛盾。在個人接種疫苗效益大於風險前提下,政府以提高防疫屏障為目標屬合理, 12 至 59 歲成年人兩針接種率達 95 %,正是第二階段疫苗通發揮效用。陳又指,如政府純粹以不同群組效益考慮實施疫苗通行證,不難想像個別人士會持觀望態度,結果接種率很大機會仍低迷。 

陳肇始:標籤政策為「脅迫」不合適

文章又指,年滿 12 歲者第三針接種率僅約五成,在疫情稍緩和時絕不能鬆懈,須與時間競賽鞏固防疫屏障,現階段將個別疫苗效益並非最高的群組,豁免於疫苗通行證,有違措施原意,對已打針者不公。陳肇始稱,有醫學界人士此時倡議個別年齡群組可自由選擇打第三針,或標籤疫苗通為脅迫性政策,恐怕只會減低接種意欲,重新引起市民疫苗猶豫,「實非合適」。她呼籲,合資格接種第三針者盡早接種。

上一篇文章

科學委員會倡 18 至 59 歲未染疫及高暴露風險者 可打第四針

下一篇文章

五眼聯盟最後一國 加拿大宣布禁用華為、中興 5G 網絡設備 中方:政治操弄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