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文博客】《失敗者回憶錄》:相伴一世的愛情,李怡的浪漫與勇氣

文:德尼思化

2022 年 10 月 5 日,香港文人李怡訣別人世。朋友憶及舊日趣事,說曾誤以為他是後生仔,因為李怡的文章道出這一輩年輕人的心,陪伴你我,走過香港社會無數動盪時刻。

李怡畢生筆耕不斷,由青年的詩文、小說,到廣為人知的政論,晚年《失敗者回憶錄》。他主編的《七十年代》、《伴侶》等刊物,創立天地圖書出版社,為香港貢獻良多。

在事實敵不過謊言、真理敵不過強權的世界,在權錢色騎劫所有價值體系的世界,作為一個忠於自己的寫作人,很難避免不停地產生挫敗感。尤其是我寫作的時間如此長,面對的中國、台灣和香港的轉變如此大,回想我一生推動的不同時期的目標來說,我想到的無疑就是一個個挫折,是實實在在的「失敗的人生」。

晚年回憶錄,李怡起首即自言是失敗者,個人、事業和家庭,皆頗為圓滿幸運,所失敗者乃不斷面對追求理想的幻滅,包括左派愛國的陷落,香港民主自由之潰敗。

悲觀而積極,隨時代進步,是極少人能及的事。李怡這種堅持、勇氣,源自平凡浪漫的愛情。李怡筆名源自其妻梁麗儀諧音,取代原名用了六十多年,可謂每篇文章都有摯愛相伴。

慢慢我們的通信就涉及個人的理想、胸懷、情操,談思想、哲理、社會,類似幼稚版的魯迅的《兩地書》。再後來,就談到愛情,進而就是彼此的關懷愛慕。大約一年後,彼此都幾乎每天寄出一封信,就像日記一樣坦率直抒胸臆。那時寫信,跟現在發簡訊、發電郵不同,並非即時可達,而是要等幾天,從寄出一封信到獲得對這封信的回應,至少一星期以上。一星期的等待,就讓感情在期盼與思念中深化了。這樣的感情生活,是我人生中最美好的回憶。

李梁二人相識於中學,畢業後寫信交流,同是左派中人,滿懷理想希望報效家國,分隔中港兩地,每日一信抒發情思,由哲理社會到愛情,是其人生最美好的回憶。

李怡出身不純,不受左派信任留港工作,麗儀根正苗紅,因為戀上李怡亦不堪重任。她畢業後到深圳當中學老師,建設祖國,每年寒暑假到香港,在情和國之間來回。

到文革時期,世間顛倒,身分敏感成了大問題。其妻無法申請來港,由李怡北上探親,有一次她要隔離審查,他深感不安焦慮,深怕妻子屈打成招,家庭從此遠離、破碎。

那時候,一切都顛倒。乾淨整潔被認為是資產階級習性,骯髒才是無產階級本色;禮貌是資產階級思想。妻子帶學生外訪時,晚上給學生蓋被,幫學生補衣服,文革大字報被學生揭發她「對同學進行資產階級母愛教育」,連動物都有的母愛天性也被指為「資產階級」。還有什麼奇怪的、顛倒的事情不會發生?

文革之荒謬,否定所有的美德、價值。麗儀熱心教學,照顧學生反成罪狀,資產階級母愛教育,最根源的愛也不行,只有對偉大社會主義祖國的愛才可以。

經此一役,他們漸漸看穿了極左的恐怖。後來麗儀調任至香港,家庭終能團聚一地,她提醒李怡中國種種真相,不能誤導讀者。李怡先以齊辛筆名論政,意謂兩人「齊齊辛苦」。

這是李怡論政之始,一切追溯自麗儀。她曾想過,放棄這段感情會否際遇更好?但隨即覺得,這樣一輩子都不會快樂。極為平實,偏偏又是最為浪漫的自白。

人生的道路並非筆直順暢,挫折彎路難免。有時候是因為選擇錯,有時候是因為堅持自己的理想和是非價值而碰壁。人總要忠於自己,但忠於自己絕不等於會成功,事實上堅執己見的失敗機會更大。當輸了,失敗了,會有許多人認為你是愚蠢的,錯誤的,但若始終有一個人在你身邊說:我絕對相信你是對的。這種情感,這種信任,這種堅持,足可使人度過困乏和難關。

李怡在回憶錄引邱吉爾的名句,「成功不是終結,失敗不是終結,唯有勇氣才是永恆。」他畢生直面理想挫敗,悲觀而積極的勇氣,其實許多許多,都來自妻子麗儀的支持,面對質疑、痛苦時,仍然有人相信著他。

回憶錄中,他寫妻子是「不可或缺的篇章」。如果沒有麗儀,其實也就沒有香港的李怡。於今李怡離開人間,與一生的摯愛再聚,不再天凡永隔,不必舊夢縈懷,永遠相伴。

她成就了我一定的名聲,而甘當籍籍無名的平凡人。我在此必須記下平凡人不平凡的一生。

上一篇文章

<strong>《覺醒南美︰從造神運動到僑民組織,由極權統治到爭取公義,邁向光明的足球旅行》:推薦序 — 一種足球的深情</strong>

下一篇文章

「溫哥華手足」無忘抗爭 集會、團練聲援民主批判極權 「邊度有香港人,邊度就係香港」 堅持向外揭露中共醜惡罪行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