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好真實香港故事】香港開埠 183 年有蘇格蘭港人組織辦圖片展.以相片結合兩地發展史

今日為香港開埠 183 年,經歷三個甲子有多的歲月,香港早已變得物是人非。尤其在「國安法」實施後,港人經歷開埠以來最大一次移民潮。港人離散海外,但仍不忘自己的香港根。現身處蘇格蘭的前區議員郭子健所成立的「 The Hong Kong Scots 」將會於當地時間 1 月 28 日舉辦相片展,介紹香港開埠歷史與蘇、港兩地之間得淵源。以照片說好最真實的香港故事。

活動發起人之一,蘇格蘭港人組織「 Hong Kong Scots 」郭子健就指,該展覽是首次在愛丁堡舉行。當晚會有聚餐活動,邀請身處愛丁堡的香港人互相分享食物以及大家的香港故事,讓「在蘇港人」以及當地居民互相交流。

郭子健又提到,蘇格蘭與香港淵源甚廣。他以其中一張展示的「怡和洋行第二代建築」照片為例。他指出怡和洋行日常會懸掛蘇格蘭「 聖安德烈治旗 」,照片背景黑色部份為英皇佐治六世於 1937 年加冕時候的祝賀燈飾,可見昔日香港亦充滿各蘇格蘭元素。

郭子健又提到,經濟活動上蘇格蘭與香港「自古以來」都存在密不可分的關係,合作範疇涵蓋造船業、製錶、物流,以及貿易等。甚至香港在 156 年的英國管治歷史中,總共經歷過 28 任港督管治,當中有 6 位來自蘇格蘭。

郭子健希望藉由活動,讓大眾加深認識這一段已逝去的歷史。在香港教育被「完善」的情況下,香港校園可以認識的真 實香港史將會有限。希望離開了的港人,緊記這一段隨時被消失的歷史,不要忘記自己的根。

1841 年,對香港而言是標誌性的一年。那年 1 月 26 日,英國正式殖民香港,並將香港開放成為自由港,歷史上稱為「香港開埠日」。

清政府於鴉片戰爭失敗後,於 1841 年總督琦善與英國全權代表私擬《川鼻草約》,希望戰事得以和解。根據條約清廷須割讓香港島予英國。當時,英軍艦隊於同年 1 月 26 日抵港,並升起英國國旗,「香港開埠日」就由此而來。

雖然香港被割讓予英國,但當時英國政府根本對「香港」未感興趣,認為「香港」只是一塊「爛石」,毫不起眼。另外又因清廷認為草案是琦善與義律雙方私下草擬,未得清廷與英國政府同意。因此草約未被雙方承認,同時兩人亦分別受到懲罰。

後來,英國委派砵甸乍爵士為英方全權代表。清、英雙方簽訂《南京條約》後,香港正式成為英國殖民地。或許當時,大家都沒法想像香港這塊「爛石」,會在 150 多年後成為舉足輕重的國際金融中心、「英女皇皇冠上的一顆掌上明珠」,更遑論在 180 多年後成為極權的「白手套」⋯⋯

清廷經過「英法聯軍之役」,於 1864 年簽訂《北京條約》,將界限街以南的九龍半島割讓予英國;其後更於「八國聯軍之役」後,於 1901 簽訂《辛丑條約》,當中的《展拓香港界址專條》,租借新界 99 年予英國至 1997 年。

 1979 年,出生於蘇格蘭的時任港督麥理浩與中國領導人鄧小平會面。談論香港「因歷史遺留的前途問題」,間接促成 1984 年希「鐵娘子」之稱的時候首相戴卓爾夫人到北京就香港前途問題作出談判。其後,戴卓爾夫人提出的「主權換自權」被否決後。中英雙方簽署《中英聯合聲明》,英國於 1997 年 7 月 1 日將香港主權移交至中國。

其後「六四事件」發生後,香港引發一波移民潮。同時,當時身為「英文虎報」記者的現立法會議員梁美芬等人,要求將香港交予聯合國為托管地,取得高度自治後,讓香港獨立⋯⋯

過去的時光只要被紀錄就是歷史,過去發生的種種歷史,對香港都影響深遠。在「愛國教育」大行其道的時代下,這一切發生過的或許會漸漸在香港境內的教科書些被消失,有關一切的歷史都會被淡忘。是次的展覽就是希望讓離開了的港人,在沒有「國安法」枷鎖下傳承歷史,讓一切所發生過的不會消失於虛無之中。

上一篇文章

【戰火無情】二戰期間香港上空的「空戰群英」. 1945 年空襲下成國際港口遺址

下一篇文章

當年今日.1965年股災源頭.多間華資銀行倒閉或岀售控股權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