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建停不了】花墟道重建項目本月開展  追根溯源始於二十世紀初

這邊廂大坑西邨重建,居民遷出「死線」已屆。另一邊廂,醞釀多年的花墟重建,市區重建局亦於日前 3 月 15 日刊憲公布開展名為「洗衣街 / 花墟道發展計劃」,項目範圍涉及花墟一帶的洗衣街、花墟道、花園街、園藝街等,受影響包括約 31 個街號的樓宇、約 191 個業權、 約 275 伙住戶。今時今日花店林立的街道,早在開埠初期,只是九龍花農的夜市攤檔,後來花農就地種花賣花;至 1934 年界限街正名,這個位於九龍與新界交通樞紐位置的花墟,漸成為本地花農、外國花販及花店買家聚集的地攤墟市,是花墟的雛型。

根據處於花墟的樓上書店「閱讀時代」為這個城市花園所編寫的《根莖葉花──花墟的記憶與想像》(蜂鳥出版),詳盡紀錄了花墟的歷史。時至 1930 至 40 年代,賣花者的經營,由無牌至有牌、地攤至檔口,一個合法而有固定空間的花卉批發集散地逐漸成形。《香港年鑑(1948)》對已擠身九龍區名勝的花墟介紹:「花墟是界限街靠東的一截,西邊從彌敦道起,東邊到基堤道止,約佔全街三分之一⋯⋯從前一到天亮就有人擺賣,萬紫千紅,形成墟市」。四季常見的花種,如有玫瑰、菊花、薑花、百合、劍蘭;歲晚前,桃花、劍蘭、水仙、吊鐘等年花擠滿街道。而在墟市旁的山丘與佔地約千餘間木屋的寮屋區,便因此被俗稱為「花墟山」和「花墟村」;村內兩條中軸街道,則稱為「花墟直街」及「花墟中街」的名稱。

然而,當時政府內部對花墟是否保留一直存在分歧意見,一方面視之為旅遊景點,另一方面又認為阻礙城市發展而多番迫徙。1948 年 4 月,工務司簡禮孚將附近新建的街道冠上「花墟道」和「園藝街」之名。同年 6 月,農林局稱須收回公地興建遊樂場所,下令花農遷移界限街一帶植滿花木果樹的花圃;1957 年,市政局更決定拆遷連年火災的花墟村,將該地興建為九龍區公園,而旁邊的花卉批發市場被迫徙移至原址鐵絲網外的街道。可是,到 1962 年正式開放予公眾的「花墟公園」,內裡只有足球場、模型船船池及兒童圖書館,卻再無屬於花墟的完整批發地。原有花檔再次回到街頭的批發市場,以大坑東路口至火車橋為界,每朝清晨靠在鐵絲網或馬路旁的欄杆擺賣。

正如《根莖葉花 ── 花墟的記憶與想像》的文章指:「似水流動,花團枝葉長年溢滿晨間的界限街。然而,即便蓬勃發展,花墟卻仍不脫流離命運。」

市建局「洗衣街 / 花墟道發展計劃」項目主要規劃目標及建議,包括響應《 2023 年施政報告》中推行「悅目亮麗城市計劃」的「水道公園」,及「第三條花墟步行街」、地下公眾停車場等,整個計劃預計落成日期為 2035 至 2036 年。

上一篇文章

【北韓式立法】蔡若蓮發文歡迎 23 條三讀通過.教局指將引領師生了解 23 條的意義

下一篇文章

【學童情緒問題】立法會倡「締造幸福校園」減低學童自殺率﹒ 蔡若蓮:支持!但不認同增加撥款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