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英睇醫生英文或成障礙 港人Mia為NHS提供廣東話傳譯:希望幫到更多香港人

人在遠方生活久了,不免有機會「頭暈身㷫」,尤其是家中一同移居外地的長輩,有時亦須要覆診看症,但面對用英文與醫生溝通難免會有所顧慮。不過,較鮮為人知的,原來英國NHS旗下醫生(GP)有提供口頭傳譯服務,部分甚至有廣東話翻譯,旨在避免病人因為語言不通而無法求診。

剛移居英國的香港人Mia現時在一間私人翻譯公司任職freelance廣東話傳譯員,公司其中一個合作機構就是NHS。談到入行,Mia表示自己一開始與其他人一樣,不知道NHS看醫生原來可以找廣東話傳譯員,及後透過朋友口中得知這個工種,「當時他們說你既然讀翻譯,不如試下,後來找了一份interpreter的工作,才發現相關公司原來正是為NHS提供傳譯服務。」


在香港從事文字編輯的Mia,因為朋友一句話,當了為NHS服務的傳譯員。(姚躍華 攝)

在英國看病,病人若然想預約NHS廣東話傳譯,而本身仍未登記GP的話,可以直接打111熱線,就可以即時找廣東話傳譯員;如果已經登記GP,就可向自己的GP查詢有沒有廣東話傳譯服務,「登記GP時,亦可以先比較區內GP有沒有相關服務提供。即使已經登記GP,由於GP本身可以轉,可以要求轉去另一間有傳譯服務的GP。」

傳譯是NHS服務一部分,所以病人不用支付額外費用。至於NHS以外,其他公營服務如精神健康、心理諮詢、家庭暴力個案、兒童福利、法律支援等都會提供傳譯服務,但就未必一定免費,「即使它們有廣東話傳譯,有機會不是政府資助,所以事先記得要問清楚。」

事實上,NHS為了改善傳譯服務質素,2015年曾經與曼徹斯特大學等機構合作,收集不同種族人士對於NHS翻譯服務的意見,當中包括講客家話的華人長者,及後匯編成《翻譯服務指引》,當中有要求「翻譯機構須確保病人不會因為語言而不能獲得基本醫療服務」、「NHS員工須知道如何預約不同語言的傳譯員」、「當局有系統地監察翻譯服務質素,以滿足地方需要」等條款。

然而,不要以為事前預約了廣東話傳譯,就會一切順利,Mia笑述曾經有病人預約了廣東話傳譯員,但最後出現的竟是一名不懂廣東話、只會普通話的傳譯員,結果病人全程要用普通話溝通,「有時GP職員未必識分辨,所以預約時必須講明是『cantonese interpreter』。」

傳譯員的一天

談到Mia的傳譯員工作,現時英國NHS的傳譯服務主要分為兩種,一種是面對面提供傳譯服務,與病人一同見醫生;第二種則透過電話或視像形式進行,傳譯員只須事先向中介表示什麼時段有空,屆時安坐家中等電話即可,「病人有時會事先預約,有時會walk in要求傳譯服務(行內稱『on demand』),若你當值的話,傳譯公司就會將病人轉介給你。」

同樣是中英傳譯,Mia笑言,這類「隔空傳譯」反而有一定難度,皆因電話可能收音差、背景噪音過多;若然是視像傳譯,又會有網絡問題,或者對方過度搖晃電話,造成傳譯困難。「正如你平時講電話,都想找一個收音好的地方,故此希望需要傳譯的朋友留意一下,能夠找一個比較安靜的環境。」

傳譯員Mia透過手機App就可以「報更」。(姚躍華 攝)

一般人以為傳譯員主要翻譯傷風感冒個案,殊不知英國恰恰相反,皆因GP往往建議輕症病人直接到pharmacy買藥,「所以傳譯員處理的個案往往是覆診、長期病患、體內有異物或腫瘤,或者驗血驗尿等需要看化驗報告的個案。」

有朋友或者會說:「自己英文還可以,毋需傳譯員亦可自行為家人傳譯」,但Mia提醒,有些情況醫生可能不准親友幫忙傳譯,皆因他們擔心親友礙於與病人的關係,故意避重就輕,沒有完整傳達醫生所說的內容,變相損害病人知情權。

同時,院方不負責任何翻譯出錯衍生的問題,「之所以要找傳譯公司,一來有資歷,二來有錄音,有問題的話仍可以追究,但若是親友翻譯出錯,就變了『口同鼻拗』、追訴無門。」

談到傳譯員工作,她形容最難在於事前不知道雙方對話內容及脈絡,相當考傳譯員的臨時反應,以及本身對相關領域用語的熟習程度,「每次傳譯前,我不會知道病人在看什麼病,變相不知道什麼醫學字眼會用到,即使自己事前會做功課,但往往臨場都需要即時查字典。所以如果是face to face難度更高,因為不能即場拿手機出來,而remote的話,我可以用電腦去查。」

Mia的筆記本寫滿每次傳譯時用的筆記。(圖片由受訪者提供)

除了環境外,Mia表示傳譯員大多沒有醫學背景,往往一聽完醫生的話,就要立即找相關用字的意思,還是不懂的話,可要求醫生重覆一次,或直接詢問對方,「幸而我過去只有一兩次真的聽不明。」

至於會否遇上口音很重的醫生?Mia慶幸暫時沒有遇上這種情況,皆因不少醫生已經行醫多年,習慣與傳譯員打交道,「都會特別放慢話調、字眼更清晰,方便傳譯員去翻譯。」

被問到最困難的一次工作,是協助一位接受心理治療的病人。Mia憶述當時自己顯得相當謹慎,除了用字小心外,甚至連病人語氣都要演譯出來,因為這關乎治療師對於病人狀況的判斷,「例如病人有社交恐懼,一收到醫生電話已很不安,傳譯員更要向治療師完整翻譯出病人的感受。加上若然醫生與病人只能透過電話溝通,大家看不到對方表情,這些語氣傳譯更加重要。」

繼續翻譯的動力

為NHS提供傳譯,是否就是薪高糧準?Mia笑言恰恰相反,由於傳譯工作是「段job計」,收入水平都視乎當值日的工作量,「如果事先有人預約的話情況還較好,至少知道某個時段已有工作。」

即使如此,話筒對面的一句句多謝,已經足以推動Mia繼續做廣東話傳譯員。「需要廣東話傳譯的,往往都是長者。他們真的不懂用英文去表達自己,同時因為年紀大、病痛多,所以見醫生時都會很緊張,語言不通會有機會延誤病情。有了廣東話傳譯,無疑令他們安心下來,好好去理解醫生的話。」

現時,Mia亦特意在Facebook群組出文,向其他剛來到英國的香港人推介這項服務,方便有需要的香港人,相關帖文迄今已經有600多人讚好。

為了確保每次準確傳譯,Mia 每次都會事前準備大量筆記或單詞。(姚躍華 攝)

為了傳譯時更有效地幫到病人,Mia工餘時都會特意閱讀醫學資料,仔細留意及記低日後或會用到的字眼。訪問當日,Mia從印着「香港」的tote bag中拿出一本厚厚的筆記本,上面寫滿她翻譯時用的筆記。手旁放着電腦,畫面有她每次事前準備的單字表,有心理或精神科用到的術語、有長期病患常見的病名、亦有小兒科須知的疫苗名稱⋯⋯密密麻麻,堆滿整個螢幕。

「盼令更多香港人知道有這個服務,心底裡希望可以幫到更多有需要的人。」

上一篇文章

【多圖.公投懶人包】四大公投是什麼?正反方意見?到哪裏投票?

下一篇文章

受移民潮影響 名校聖保祿學校料錄逾150萬赤字 校方擬下學年加學費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