勞動人口大換血 防疫政策執笠多過開舖 政府推「大灣區青年就業計劃」引畢業生北上

漫長的防疫政策失衡與政治因素持續不穩﹐經濟飽歷風霜,中小企與小商戶面對經濟寒冬,很多商家承受不住出現倒閉潮。政府於 11 月 11 日公佈本港第三季經濟數據報告,報告顯示全港逾  15 萬人失業,當中 20 – 24 歲組別失業率最高,達 11.4% 。勞工及福利局局長孫玉菡 10 月 15 日在立法會「人力事務委員會政策簡報會」提出,將「大灣區青年就業計劃」恆常化,引本地畢業生北上。

根據破產管理局數據顯示,2020 年 1 月至 2022 年 9 月間,全港逾 20,000  家公司提交破產呈請書。當中八成已獲法院接納,頒佈「接管令」或「破產令」。而已批核的個人破產申請已超過 1,000 宗。受防疫政策耽誤,商家承受不住壓力出現倒閉潮。倒閉潮引致骨牌效應,失業潮及外資撤資潮應運而生。政府紓困力度欠奉,挽救中小企措施不足。反而將最高勞動及生產動力的社會新鮮人北上,彷如把香港未來經濟動力拱手相讓,有「換血」之嫌,情況令人費解。

2021 年初,推行「大灣區青年就業試驗計劃」,接受 2019 年至 2021 年獲頒學士或以上學位的香港青年參加。參與計劃的企業須以不低於月薪 18,000 港元聘請畢業生,並派駐他們在大灣區內地城市工作及接受在職培訓。政府按企業聘用的畢業生人數,向企業發放每人每月 10,000 港元的津貼,為期最長 18 個月。一共有近 400 家中國機構,或與中國機構相關的企業參與,提供約 3,500 個職位。計劃推行一年有近 1,000 名畢業生成功就職。特首李家超在首份施政報告中提到,將會恒常推行「大灣區青年就業計劃」。支持香港的青年人到大灣區工作,讓他們認識「祖國」和留在大灣區發展。

有分析指,政府以高薪吸引港青北上,意圖以經濟方式令年青人歸順。近年,香港多次的大型社會運動中,年青人都擔當重要角色。二十大後,習近平一人獨裁。他不樂見中國之內出現「雜音」,同時中共亦一直積極發展大灣區,希望可以藉此加強對香港管治。因此﹐中央想出該計劃,要香港政府執行。目的就是要透過物質令年青人歸順。

上一篇文章

死雞撐飯蓋 亞洲欖總認無交國歌 王敏超:南韓做事苟且應檢討自己 港欖總指再發生將退賽

下一篇文章

生意好啊 最新一季經濟報告 營商氣氛惡化 樓價、租金跌一成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