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九八四》讀後感——到底偉大的黨想要什麼?

今天跟大家聊聊George Orwell的經典反烏托邦小說《一九八四》。這本書在大學時讀過一次,到香港立下「港區國安法」後,又再讀了一遍。

我們一般會把《一九八四》歸類作政治諷喻小說,但細心看下去時,會發現內在的框架都是以主角Winston與Julia之間的感情線為骨幹,整本書的三個主要章節便是以他們的認識、相處及分開作為分界線。如果要更貼切去形容《一九八四》的話,它是在寫一對戀人在極權生活下的經歷及遭遇的故事,當中愛情及政治成分是並重的。我想George Orwell以這樣的形式去敘事,一方面當然是希望把政治隱喻包裝在愛情故事的下,可更易入口,但更為重要的原因,或許是因為只有透過描寫極權對人的感情的傷害,才能體現其可怖之處。

有關《一九八四》政治諷喻,如「新語」、「雙重思想」及「思想警察」等概念在書中第一主要章節便已出現,因此大多對這本書的評論都集中在這裡,然而我認為書中第三個主要章節才是最精采及最值得細心閱讀的地方。

「新語」及「雙重思想」等都是屬於國家用來鞏固權力的工具,而工具或方法會因應情況而改變,而且工具服從於目的,因此最為重要的問題是,黨獲取權力最終想達到什麼目標。主角Winston很清楚「新語」及「雙重思想」這些措施的作用,如「新語」的便是把語言與當中的意義剝離,而「雙重思想」則是使人陷入自相矛盾的狀態,兩者都是令人不能思考,從而便不會反思自己的狀態,或找到任何語言工具、思想武器來反對黨的管治。

踏入書中第三部分,Winston及Julia的關係已被揭發,並被分別囚禁。他們二人都是黨員,但在黨不容許黨員私下聯絡的禁令下,不只發展成為情侶關係,甚至都對黨懷有極大的恨意。面對二人犯下如此重大的罪行,黨並沒有打算將他們處決,因為這樣做只會讓反抗者得償所願,讓他們以英雄般的姿態離開人世,並有可能感召其他人。黨要做的是從根本上打擊他們的意志,改造他們的思想,使他們徹底地屈服於黨的管治下,再將他們屈服的姿態展現於人前,讓其他人見到反抗者的虛偽及無能。書中第三部分便是圍繞著對黨有絕對忠誠的代表O’Brien如何擊潰Winston的意志而展開,而在二人的對抗中,O’Brien便向Winston解釋了為什麼黨要把權力緊緊握在手中。

O’Brien指出,納粹德國及俄羅斯共產黨都未能成功維持權力,是因為他們都不敢承認自己奪取及維持權力的真正動機,他們自以為奪權是為了達到一個人人平等與自由的終極目標,因此是掌權不是純粹出於自身慾望而且是有時限性(“…[B]ut they never had the courage to recognize their own motives. They pretended, perhaps they even believed, that they had seized power unwillingly and for a limited time, and that just round the corner there lay a paradise where human beings would be free and equal.”)。相反,O’Brien所效力的黨便與它們完全不同,黨很清楚奪取權力不是為了實現什麼目標,然後放棄權力,相反掌權的目的便是掌權,在這之上沒有什麼其他原因或終極目標了(“One does not establish a dictatorship in order to safeguard a revolution; one makes the revolution in order to establish the dictatorship. The object of persecution is persecution. The object of torture is torture. The object of power is power.”)。

這一段顯示了George Orwell對極權及人性有著極之深刻的觀察,揭示了極權的終極目標純粹只是出於對權力的渴求,因為在這些人眼中,權力可以讓他們凌駕於一切事物,甚至乎可以超越物理原則。而這種人性最根本的慾望便是極權出現的真正原因。同時亦是這種慾望摧毀世間其他可愛的事物,包括人與人之間的感情,因為在追求極致權力的過程中,其他東西都必須臣服於權力之下。

在被拷問期間,Winston承認了自己犯下的所有罪行,並供出了他和Julia的所有事情,但Winston並不認為自己出賣了Julia,因為他始終沒有放棄對Julia的愛。O’Brien也認為,即使Winston被電撃及毒打了無數次,被餓得認不出自己,

但始終沒有被真正馴服。為了徹底摧毀Winston的意志,他拿出Winston最害怕的東西——老鼠,去啃咬Winston的瞼。在極度恐慌下,Winston失去理智並嚷著希望O’Brien把這刑罰轉嫁至Julia身上。

在這一刻,Winston真真正正被撃敗了,因為他這個以犧牲Julia來救贖自己的渴求,顯示出自己的利益凌駕於其他事物,亦證明了在恐懼面前,所有的愛都是虛偽。同時,他再找不到自己比黨有任何高尚的地方,他與黨之間再沒有什麼隔閡,然後他便被釋放了。

以往看《一九八四》,會為極權那種無處不在的監控,無所不用其極的手段以維護自身利益感到憤然及可怖。再看《一九八四》,更著眼於當中對人性的慾望及弱點的刻畫。主角Winston的遭遇告訴我們,面對恐懼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因此我們更需要磨練自己的勇氣。另外,亦要明白人性對他物控制的慾望造就了極權的出現,因此面對極權,不得不直觀及正視這人性中的根本之處。

上一篇文章

臺灣擬174家全聯超市設接種站 推高第2劑疫苗接種率

下一篇文章

臺灣立委林昶佐罷免案成立 明年1月9日投票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