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英初慶聖誕節 挑聖誕樹學英國習俗 一家三口母阿C:願香港有變好的一天

聖誕節臨近,對於不少遠赴異邦的香港人,今年或許是第一年在外地渡過的聖誕節。談到聖誕,每每聯想到聖誕樹。在英國而言,除了每年都會收到由挪威送贈、放在倫敦Trafalgar Square的聖誕樹外,不少當地人亦喜愛到市集買聖誕樹。為了感受當地節日氣氛,剛移居英國的香港人阿C最近亦與家人到專門出售聖誕樹的當地農場採購。

訪問當日是冬日暖陽的中午,我們開車到英格蘭西北部小鎮Warrington附近的一個聖誕樹農場,場內放滿大大小小的聖誕樹,放眼望去,盡是綠意央然的樹海。本身是「吃喝玩樂在英國」版主的阿C表示,當地人多在11月底到12月頭開始選購聖誕樹,所以自己到訪時,農場內滿是一家大細。

一望無際的聖誕樹海

農場內放滿密密麻麻的聖誕樹,供客人挑選。(姚躍華 攝)

農場內有不同品種的聖誕樹供挑選,據職員介紹,他們有三種不同樹種,分別是較經典聖誕樹種、但容易掉葉的挪威雲杉(Norway Spruce) 、香味較弱但不易掉葉的高加索冷衫(Nordmann fir),以及香味較強、葉面帶點銀白反光的弗雷澤冷杉(Fraser fir)。

顧客可以在田間挑選心儀樹種,樹上掛着價錢牌,挑選心頭好後,職員會帶來工具將聖誕樹鋸下,包裝妥當後便送到顧客車上。「有些農場會安排sustainable tree活動,當顧客挑選聖誕樹後,農夫會同時種植另一棵聖誕樹,有時亦會寄一棵小樹苗,給顧客在家中種植。」事前「做足功課」的阿C一旁解說道。

選好心頭好,職員就會幫忙鋸下聖誕樹。(姚躍華 攝)

之所以有意購買真的聖誕樹,阿C解釋,自己過去曾在電影或電視劇中,看到外國家庭每逢聖誕節,都會一家人到市集挑選聖誕樹回來布置,所以來到英國後希望嘗試一下,在上網找相關店舖資訊時,無意中找到自己附近原來有聖誕樹農場,「當時想不到連聖誕樹都有農場,雖然超市都有,但因為大多被裹得密不透風,難以看到原本的樹形。」

在香港住在村屋的她,過去都會在家添置聖誕樹,「兩地樹型有很大分別,我家中的外觀較像松柏,高高瘦瘦,由於種在盆中,當時每年一家人都會特別裝飾一番,所以來到英國後,都有買聖誕樹的意欲。」

農場還有一種名為Blue spruce的樹種,葉簇間加添一抹淺藍,相當美麗。(姚躍華 攝)
部分聖誕樹農場會提倡永續耕作,顧客每買一棵聖誕樹,農場會同時種植另一棵。(姚躍華 攝)

從鄰居傳來的聖誕習俗

阿C表示,由於Warrington鄰近森林區,土生土長的當地人為表達與自然的關係,亦會製作聖誕花環(Christmas Wreath)裝飾家居,「花環未必只在聖誕節出現,我們8月搬入新屋時,鄰居已經相約我們一家,到樹林收集林間的冬青樹(Holly)及枯葉等,製作秋天主題的花環布置家居,後來因為萬聖節、聖誕節,加入節日特色。及後我與其他香港人家庭分享,席間閑話家常,維繫感情。」

除了花環,英國鄰居亦會向阿C介紹英國聖誕習俗,例如每年12月1日起,就會為家中小朋友準備一隻名為「Elf on the shelf」的聖誕精靈公仔,寓意是受聖誕老人所託,觀察小朋友在家中是否乖巧,好讓聖誕老人決定今年是否送聖誕禮物。每晚當小朋友熟睡時,家人會將小精靈打扮一番,皆因傳統上小精靈每次匯報後,翌日都會改變姿勢,「有時Elf會幫忙打掃,或者寫了一封信給小朋友,旨在與小朋友延長節日氣氛。」

學校12月開始亦會有不同聖誕主題的活動,例如類似便服日的「聖誕毛衣日」(Christmas Jumper Day),呼籲同學身穿聖誕主題毛衣上學,並為區內NGO籌款。同時,小朋友亦會排練相關主題的聖誕話劇,「有些角色很有創意,例如約瑟和馬利亞在耶穌出世前要找旅館下榻,所以有小朋友就要扮旅館的大門,讓馬利亞敲門。雖然『門』沒有戲服,但家長都很興奮地為小朋友打扮成各種『門』的模樣。」

土生土長的當地人喜愛利用Holly製作花環(姚躍華 攝)

鄰里間的互助

阿C從與鄰居的交流中,學習到有關聖誕的傳統文化。喜愛焗蛋糕的她,每次都會與鄰居分享食物,鄰居亦會投桃報李,回送自家製的mince pie及曲奇,「有次他們還送了我們一些聖誕朱古力」,大家關係融洽。

英國作為移民大國,鄰居往往來自不同國家,大家一同住在相同的社區,「我其中一個鄰居十多年前由波蘭移居英國,所以特別察覺到我們會遇到的困難,經常熱心及積極幫助我們解決問題,並會提醒我一些『生活小貼士』,例如選擇住所時要留意的東西。」

她憶述有次丈夫身體不適,當時自己手足無措,幸好有鄰居相助,「我囡囡當時衝到對面單位敲門求助,有兩戶鄰居相當熱心,特意跑到我家中,攜扶老公坐在沙發上,並提醒我致電NHS叫救護車。」

囡囡今年寫信給聖誕老人,希望擁有一隻獨角馬,還擔心聖誕老人不知獨角馬為何物,特意畫下馬的樣子。(姚躍華 攝)

看着手機中一張張囡囡與鄰居小朋友的合照,阿C笑言她們的相遇相當「可愛」,「囡囡有次坐在窗邊,剛好鄰居小朋友坐車離開,囡囡便向她揮手打招呼,後來對方親手書寫心意咭,放到我家門縫,邀請囡囡與她一起遊玩,之後大家都透過『傳紙仔』溝通,相約到公園玩耍或到家中作客,有時會到樹林,用枯木、落葉及石頭搭建fairy house。」

在她看來,與鄰居互動的過程,對下一代或許是一種生活的學習,「我們在香港的娛樂可能只是去行商場、去廸士尼、去冒險樂園入錢夾公仔,但這裡的活動可能去森林收集樹枝、製作花環、與小朋友畫畫,變相小朋友多一點時間去學習creative thinking,與同學去socialise,學習自己解決問題,與香港那種『倒模式』背生字很不同。」

過去在香港從事教書工作的她認為,在自動化的時代,不少工序將被電腦取代,未來社會將更講求創意、自發尋求知識、解決問題,所以這些技能比懂得幾多個生字更重要。不過,阿C不想小朋友忘記廣東話,所以平時都會私下為囡囡溫習中文,「即使不懂寫,也要懂得講」。

聖誕的願望

囡囡放學回家看到新買的聖誕樹,興趣地布置一番。(圖片由受訪者提供)

說着說着,客廳中已經放好剛買回來的聖誕樹,空氣中充斥着杉木的香氣,墨綠的樹身上掛了一封「To Santa」的信。

「有時覺得如果香港變得好一點,我們就不用來到英國,即使現在身處這裡,我們都希望香港有變好的一天。」談到移居外地第一年的聖誕願望時,阿C感嘆道。

本身是通識老師的她,見證着所任教的科目改頭換面,老師日後要改教國民教育、要教升旗禮,「的確在香港生活可能生活上很方便,但想到香港教育近期的變化、老師在學校面對的壓力、小朋友學習環境等,始終是難以接受。」

人在遠方,有時不免想念遠在香港的家人,「雖然自己適應這裡的生活,但因為身邊少了家人,始終少了一份感覺,現在我們都會透過skype與家人通話,過時過節透過HKTVMall等購物平台訂購禮品送給家人。」

近年不少香港人落戶Warrington,阿C表示,自己今年將會與住在當地的香港人一起渡過,「大家都是香港人,差不多的環境、差不多時間來到英國,面對相似的生活困難,所以大家關係相當親密,互相分享生活資訊、工作機會,這裡還有香港人教會,連牧師也是剛剛抵步。」

不過,她表示,離開香港固然有很多不捨,但人生只能活一次,自言又未必不是好事,「離開,其實給我嘗試新的生活,過去我們都想在香港創業,但一來香港成本高,加上甚少會想到『突然辭職,轉行整餅』,所以現在來到英國,反而鼓勵自己去嘗試新東西。」

站在聖誕樹旁,阿C眉飛色舞地大談自己打算開設一間自己的蛋糕店,店中一角開設一個「香港角」,上面放滿香港特色的物品,好讓在海外生活的香港人有個聚腳地方,在遠方尋回香港的味道。

今年或許是海外港人第一個外地渡過的聖誕節。(圖片由受訪者提供)
上一篇文章

臺政府推改例助合併新竹縣、市 藍營衝立院主席台抗議 綠營同意交付常設委員會

下一篇文章

港大日前拆國殤之柱 華人民主書院協會將集資在臺重建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