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大嶼】梅窩逾半世紀地方史   深耕細作始於黃皮與菠蘿

復活節假期開始,香港人紛紛外遊,留港不一定只能躺平,來一趟本地輕旅行——離島,從來都是港人後花園,像是度假勝地梅窩,近年漸有返鄉農二代和年輕人復興農業社區,讓更多人進一步了解到這個大嶼小鎮,昔日曾是以耕種為主要生計的農業社會,深耕細作始於 1950 年代的黃皮和菠蘿的樹苗。透過新書《再現梅窩:從香港離島農業社區史看鄉郊復育新未來,探索超越城鄉對立的地方營造》,讓城市人也可以 from farm to book。

在東涌未成為大嶼山島內交匯點前,梅窩是市區和大嶼山的「海陸接口」,梅窩碼頭擔當著水陸農業樞紐角色,不少農民會僱用車隊將農產運出碼頭,再經油麻地小輪或機帆運送至市區,西環是主要目的地。據 1954 年 11 月 28 日《工商日報》的報導,當時梅窩農產合作社自購機帆,每日專送梅窩區蔬菜如:茨菇、蓮藕、薑等,到港應市。

1950 年代,梅窩農民大規模種植稻米;被評為二級歷史建築的袁氏大宅「裕德利圍」(亦稱「餘德利圍」),曾是當地其中一個最大稻米田的所在地。自 1950 年代中期,嘉道理農業輔助會開始持續協助因戰爭而喪偶的客家婦女,提供耕牛、果苗,如黃皮、菠蘿樹苗,積極推廣耕種,是為梅窩農業起始期。直至 1960 至 70 年代,梅窩的黃皮及菠蘿果樹都達至生產高峰,家家戶戶都會在門前種植,其中青皮糖芯菠蘿更成為當年應屆農展會冠軍,後來經品質改良的雞心黃皮,其成就還獲得《英女皇嘉許狀》。至今在水口、窩田、龍尾 ,仍不時可見黃皮樹蹤跡。

梅窩各村之中,以鹿地塘的土壤最肥沃。村內是典型的新界村落格局,成片的果樹、風水林、住房和耕地依次排列;風水林後種有果園,如檸檬、梅子、黃皮和菠蘿,當中不少樹苗是由農林處和嘉道理農業援助會提供。而鹿地塘村更樓前方便是米田,當中收成會暫存於附近的農倉,現時已成隱蔽的樹屋,被荒廢的農田圍繞。鹿地塘亦種植了大量薑花,在種米轉型為種菜的1970 至 80 年代,薑花為當時農民賺取不少額外收入,家族田地在夏天可持續每日出產薑花 500 枝,會運往中環卑利街出售。

承接 1990 年代初開展的有機農業運動,2010 年後梅窩逐漸有返鄉農二代與年輕人復興農業社區。新書《再現梅窩:從香港離島農業社區史看鄉郊復育新未來,探索超越城鄉對立的地方營造》,由推展梅窩鄉郊社區營造的組織「好老土 Good Old Soil」一眾長於斯的團隊成員,記錄自 1950 年代起的梅窩地方史,透過多位當地新舊居民、復耕者與保育者,述說稻米、蔬菜、水果種植如何形塑海島的農業鄉郊文化景觀,發掘「旅遊勝地」和「偏遠海島」以外,梅窩農業的今昔風貌,致力打破「自然」和「人為」的保育觀念壁壘,提出鄉村社區營造的新方向。

上一篇文章

【性本善】議員倡將性教育獨立成科﹒陳家珮:局方應加強校外性教育宣傳工作

下一篇文章

【同文專訪】愛國主義教育法上路﹒前香港教師:愛國情懷三級跳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