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紐時》分析中國政府招標文件 完整揭露以監控維持霸權統治


紐約時報》周二(21日)發表調查報道,其團隊花逾 1 年時間分析逾 10 萬份政府招標文件,揭露中國政府以監控方式,獲取影像、聲紋及 DNA 等個人訊息,以瞭解個人身分、其活動與社會關係,意圖以此方式維持中國的霸權統治。

《紐時》團隊分析指,招標文件談及產品需求和預算規模,甚至會詳細描述採購背後的戰略方針,而依據中國法律,投標記錄必須保留及公開,不過事實上這些記錄檔分散在不同網站,而且會在無通知情況下刪除,《紐時》今次透過美國亞洲協會網上雜誌「中參館」(ChinaFile)收集資料,並進行分析。

報道指全球近 10 億的閉路電視中,有超過一半均在中國。《紐時》從招標文件分析,公安部門除了將閉路電視設於餐廳、旅遊、購物及娛樂場所等提供生活基本所需的地點外,更希望在住宅、卡啦 OK 和酒店等私人空間安裝人面辨識鏡頭。報道又指,福建省一份招標文件引述公安估計,在任何時間之下約 25 億張人臉圖像可被儲存,以公安的說法所指,升級影像監控系統是想達至「實現對民眾的管控」的最終目的。

報道續指,中國當局亦透過手機追蹤軟件,利用安全性漏洞來收集私隱,其中廣東某縣公安局的招標文件指,該局購買手機追蹤設備,希望能檢測手機上的「維吾爾語—中文字典」應用程式,透過這些資訊,當局可以辨別出該手機很大機會是屬於受到嚴重監控和壓迫的維吾爾少數民族。《紐時》指手機追蹤軟件在過去 7 年增長迅速,現時中國 31 個省、區均在使用該等軟件。

《紐時》同時發現,中國政府同時亦無差別地收集與犯罪無關人士的 DNA、虹膜樣本及聲紋,在中山市,公安於一份招標文件中指,他們需要能在鏡頭範圍附近、至少 300 英尺半徑內能夠錄音的設備,當局可透過可軟體分析聲紋,將其添加到資料庫中。公安宣稱將聲紋與人臉分析結合,可以幫助他們更快鎖定疑犯。

約在 2017 年,當局在新疆、即維吾爾族的居住地,建立了第一個區域性虹膜數據庫,數據庫能夠保存多達 3,000 萬人的虹膜樣本,網上新聞報道指,負責數據庫的承辦商其後獲得其他政府的合約,將虹膜數據庫擴展至全國。

中國公安同時廣泛收集男性的 DNA 樣本,因為 Y 染色體上的基因較少突變,因此掌握一名男性的 Y 染色體 DNA 資料後,就等於得到了其家族多代父系成員的資料。據《紐時》追查,男性 DNA 資料庫的建立,可追溯至 2014 年的河南省,直至 2022 年,中國 31 個省份和地區中,已至少有 25 個建立了此類資料庫。

中國政府希望可以將數據串連,建立全面的公民檔案,供整個政府存取。不過中國當局明白現實限制,據招標文件指,中國公安部認為,中國影像監控系統的分析能力依然不足,其中一大問題就是資料不夠集中。

《紐時》獲得中國最大的監控追蹤設備承包商曠視科技(Megvii)的內部產品演示檔,指軟體可以收集到一個人的多種資料,並能顯示他們的行動、衣著裝、車輛、行動裝置資訊,及其社會聯繫(social connections)。

曠視回覆《紐時》的聲明指,公司所關切的是讓社區更加安全,而不是監控任何特定的群體或個人。不過《紐時》調查發現,公安已在使用該款產品,產品可針對任何人生成個人檔案,並供全國各地的官員存取。

上一篇文章

《蘋果》前採主英媒撰文 歎蘋果消失如大屠殺後的廣場 為前同事身陷囹圄感焦慮、無助 

下一篇文章

曾稱要用鏡頭讓西方認識眼中的中國 英國奧斯卡導演拍反送中紀錄片 《香港 01》獲授權轉播 專訪稱「冀港人解開仇恨」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