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將世界「漂留寄」至香港囹圄 離散在台港人盼連結港人互相取暖

一封書信看似平平無奇,但所含之情能遠超其載體,尤其對囹圄中者,更是心靈寄托的存在。惟隨著移民潮起,不少書信往來都斷在距離之隔。但近日組織「漂留寄」的誕生,除在全球廣招有志者繼續和牆內書信,並協助處理當中的種種繁瑣外,上月底更於台灣舉行集會,讓香港能夠公開地以自己的語言關心擁抱彼此。

2020 年中返台的Peter 提到在成立「漂留寄」前,過去兩年間都一直有舉行寫信的活動,惟時勢所限,生活逼人,「可能投資移民嘅未settle,手足嚟到又未安頓好」,好幾次的回信都「反應麻麻」,但Peter 指自己對寫信的事始終放在心上。

「過新生活固然重要,但係咪就要抽走過去呢?」Peter 認為對已遠離家鄉的離散人們,寫信是最容易將自己和香港連結的方法,因為落筆時總會不經意憶起在香港過去的種種人和事。亦因為對此的鍥而不捨,令Peter 下定決心要找設計師將計劃包裝,以便更有效地對外呼籲,引起共鳴。Peter 指本來組織名為「漂流瓶」,令人聯想到信件,但最後和朋友商量後,決定將「流」一字改為「留」,讓漂泊和留守透過寄信的意象更明顯。

「啲『明星』就唔愁無信收姐,但有啲人真係收唔到信」,直言「某啲努力應放去其他人身上」,將寫信一事重新包裝後,Peter 指最近漸漸再有所迴響,「有教會知道咗個概念都話想一齊做」。訪問當日Peter 手上亦拿著一疊新代收的信件有待轉寄,有的上款指名道姓,也有上款僅兩字「手足」,「都有啲台灣人寫信,裡面寫埋『光時』,咁就唔入得,但都知係有心。」

懲教署對外界對內的投信標準極為嚴格,規定多多,故此Peter 指「漂留寄」並非一人所能成事,「收信、Scan信、寄信」等流程都要另覓義務,雖則花費人力,但「漂留寄」的收信點卻不限台灣,遠至英國及歐洲多國都能投寄對香港的思音。Peter 笑言是因為不想浪費已有設計的心血,且多地都有一直聯絡的港人,倒不如將概念推而廣之。

「都想全世界可以一齊做,而又有得俾credit 嘅,俾大家知有合作,有連結都好。」Peter 十分十分重視連結和關懷,故「漂留寄」除了寫信外,上月底亦在台灣舉辦集會,以「唔知想點」為主題,為數百餘人參與「圍爐」,當中大部份為在台港人。

過去幾年香港公民社會隨著國安法而瓦解,不少過去在香港的集會都在台灣舉辦,但無論大大小小,Peter 總感覺和香港時有著一點距離,「好似都係台灣人幫香港人搞咁,無咩屬於香港人嘅集會」,即使在場者眾多為港人,卻更多時以國語主導,而一些過去被指為行禮如儀的儀式,在台灣的集會上不再出現,但Peter 指是「屬於香港人嘅情緒嘢」,就算再「膠」,沒有就會產生落差。

由此Peter 萌生舉行一個讓香港人「圍爐」的集會,嘗試將屬於香港人的不同元素包含其中,如集會主題的「唔知想點」,文宣上將「唔」一字刪去部首後,又有「我知想點」的巧妙,「成件事本身好廣東話,係其他語言傳達唔到」。

Peter 提起一次和朋友電聊時,被對方一語「你自己似返個人先啦」提醒,故希望透過集會能讓大家相互關懷,透過不同分享擁抱彼此,「照顧到大家就做。」集會上雖然邀請不少人分享,但都是「小人物,大故事」,Peter 指籌備時經常會反問自己「點解要聽呢啲人分享」,又特別提到集會前曾邀請一名流亡港人的家屬錄音,並在集會當晚播出,謂「佢哋嘅感受其實好少人會諗。」

Peter 認為過去幾年不同港人所面對的種種,無論是新生活的適應和傍徨,照顧身邊人的勞累及挑戰,令他切身感受到「聚人」的重要,「俾大家知要支持做緊嘢嘅每個人」,故雖則集會後大病一場,Peter 依然覺得「辛苦但滿足」。

問到「漂留寄」的未來時,Peter 希望能夠在再舉行活動時,盡量主題不與台灣已有的相撞,「做啲無人做但有需要嘅嘢」。他指對香港的群體仍有許多值得予人分享的,期望未來會再舉辦不同放映會,藉此連結更多人,讓牆內能夠收到更多私信,「希望幫到啲無咩attention 嘅人。」

上一篇文章

俄羅斯軍隊節節敗退 烏克蘭反擊告捷 中國外交部發言呼籲停火止戰

下一篇文章

羅家英悼念英女王 慘遭中國網民批評「數典忘袓」 刪文拍片致歉「我永遠愛我的祖國」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