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家超選前9日公布政綱 歷屆最短 約9000字少林鄭逾5成

特首選舉將於 5 月 8 日舉行,唯一候選人李家超今日(29 日)公布政綱,距離特首選舉投票日僅餘 9 日,為歷屆特首選舉當選人中,政綱公布與正式選舉日數距離最短。相比起 2017 年林鄭月娥約 2 萬字的中文版本政綱,李家超的政綱只有約 9,000 字,在香港政制改革方面更是隻字不提,連建制派經常倡議的重組區議會,亦未有提及。

上屆「有競爭」選舉當中,「好打得」的林鄭塑造親民一面,口號「同行」的政綱中,有多張林鄭與青年的「硬照」。李家超的政綱,隨了封面一張正面照,44頁政綱全無一張有人露面的相片。

李家超的政綱封面大字寫上「同為香港開新篇」,四大綱領包括行政效率、房屋、提升競爭及建立「關愛共融社會」。有關「政制改革」,梁振英及林鄭月娥以往均有在政綱提及,李家超卻隻字不提。

2012 年,梁振英在政綱提及功能組別的選舉方法,「考慮擴大選民基礎,提高議員代表性和向社會問責」,普選方面則為 2020 立法會鋪路。 

2017 年,林鄭的政綱則指出,明白青年人對普選訴求和「一人一票」對行政長官及立法會公信力的重要。經歷雨傘運動後,「政改」一字變得敏感,惟林鄭仍有在政綱交代「將會在任內盡最大努力,在『831』框架下營造有利推動政改的社會氛圍」,同時亦有 23 條立法及推行「愛國者治港」原則,惟與市民參與部份無關。

2014 年爆發社會運動,林鄭在政綱提出「青年人議政」及「青年人參政」,提出改組中央政策組,招聘青年人以非公務員合約形式加入政府工作。林鄭於政綱附上多張與青年合照,營造貼近青年的感覺。李家超在政綱提及「創造青年上流機遇」,將積極吸納青年人加入政府法定機構及諮詢架構,惟一如其他政綱範疇,並無交代細節。李家超競選團隊採用的「青年」相片,僅有背面照,或是頭部被裁走。

過往特首候選人對就 23 條立法均有表態,惟強調要選擇適當時機。 2017 年,林鄭月娥的政綱指出,該議題「極容易引起社會爭議和動蕩」。李家超的政綱則指,將落實這項立法工作,而他過去發言時亦多次提及 23 條立法將會為其中一項優先工作。

相比起過往特首選舉,李家超的政綱只提出了大方向,不少具體措施與過往候選人所提出、或現屆政府提出的建議非常相近。 2017 年,林鄭月娥在政綱中提及將成立小組,討論如何增加土地供應;李家超亦提出使用《收回土地條例》、推動「明日大嶼」計劃等增加供應,均為林鄭月娥政府提出的項目。

經濟發展方面, 2017 年,林鄭月娥競選時提出香港要把握中國「一帶一路」計劃帶來的機會,同時推動香港「再工業化」。同為上一屆特首選舉候選人的曾俊華亦提出不少具體計劃,包括積極支援初創企業(start-up)、大力推動金融科技(fintech),令香港成為金融科技樞紐。李家超僅提及大方向,包括吸引全球優質企業到香港交易所上市、與粵港澳大灣區其他城市合作擴大金融市場規模。

教育政策方面,林鄭月娥在 2017 年選舉提出加強推動 STEM 教育;李家超亦提出相近建議,同時加入藝術元素。

宣布政綱日數

資料顯示,過去特首選舉當選人,政綱發布距離正式當選日數分別為:

2002 年:董建華於自動當選前 77 天發表政綱;

2005 年:曾蔭權於 5 月 25 日辭任政務司司長; 6 月 2 日發表題為「用心、務實、為香港」政綱;6 月 16 日自動當選,政綱發布與自動當選相距 14 天。

2007 年:曾蔭權於 2 月 1 日宣佈競逐連任,同日發表題為「協造新香港,共創好環境」政綱,詳細列出 5 年任期工作方向,共 45 項政策綱領,包括提交政制發展綠皮書及推進政改。曾蔭權於 3 月 25 日當選,與政綱發表相距 52 日。

2012 年:梁振英在選前 19 日發表政綱全文,早在前一年 12 月已啟動政綱諮詢會並有具體條目,距離選舉日 98 天。

2017 年:林鄭月娥在選前 41 日,於造勢大會上宣佈初步政綱,選前 27 日公布完整政綱。

兩屆特首選舉候選人政綱發布時間

李家超於今年 4 月 9 日宣佈參選,距離選舉日 29 日;今日(29日)公布政綱,距離選舉日 9 日。

林鄭月娥於 2017 年 1 月 16 日宣佈參選,距離選舉日 69 日;於 2017 年 2 月 27 日公布完整政綱,距離選舉日 27 日。

曾俊華於 2017 年 1 月 19 日宣佈參選,距離選舉日 66 日;於 2017 年 2 月 6 日公布政綱,距離選舉日 48 日。

胡國興於 2016 年 10 月 27 日宣佈參選,距離選舉日 150 日;於 2016 年 12 月 31 日公布政綱,距離選舉日 102 日。

上一篇文章

全球首國 丹麥宣布暫停發送疫苗接種邀請 12歲以上人89%完成疫苗接種 

下一篇文章

在水泥地上種瓜﹕中國「上有政策,下有對策」的寫照

相關文章